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60556
大小: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纲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相关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进程中,建筑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技术政策是国家对建筑科学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的政策性规定,是提高建筑业产业技术进步的行动准则,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建筑业产业发展任务的重要手段。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已初步显示出支柱产业的作用。“
2、八五”期间,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实际工程量比“七五”时期增长51%,至1995年底,建筑业从业人数已突破3000万人,形成一支较高水平的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监理和科研队伍。90年代,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形势下,建筑业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具备了解决建设中各种复杂技术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建筑工程建设任务,促进了建筑业产业规模的发展和产业素质的提高。但是,建筑业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变,一些建筑企业素质还不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建筑企业的技术装备
3、水平还较低,机械设备老化、且有效利用程度低,就整体而言,技术进步和技术更新的速度缓慢。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要求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建筑业在此经济发展战略中,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前景,到2010年,我国城乡新建住宅将达150亿平方米,公共和工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将为
4、建筑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以建设城乡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基础设施为重点,加速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建筑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勘察设计及建筑施工水平,使建筑业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起先导产业的作用,2010年使建筑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建筑技术政策纲要,将作为振兴建筑业、促进建筑技术进步的宏观指导性文件,确定我国1996~2010年15年的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和重大技术措施。一、加强建筑产品观念、
5、制定建筑产品评价准则1.建筑业要树立和加强以建(构)筑物为最终建筑产品的观念,各环节要重视最终产品的质量保证和功能的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改造和更新,推动建筑材料、制品、设备的开发研究,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发展。要注意到建筑产品的商品属性、环境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内涵,树立最终建(构)筑物是物质和精神有机结合的产品观念。2.要研究制订建筑产品评价准则。根据建筑物(群)的用途及要求,对使用功能、安全性能、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等质量特性及艺术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要重视对建筑物综合效益的评价,通过对建筑物评价
6、指标的分析比较,研究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建设的决策提供依据。二、切实重视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设计水平3.建筑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强化设计工作是建筑产品的先导和依据的认识,确保设计工作必要的周期,提高设计工作者的精品意识。4.建筑创作应本着“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原则,鼓励多种建筑风格的存在和不同流派的发展,繁荣建筑创作,加强建筑创作理论的研究。要配合城市规划,积极做好城市设计,使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优美的整体环境
7、。5.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设计产品的质量。为加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产品的构配件应不断完善其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的程度,以保证建筑产品的效益和质量。6.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提高设计能力,建立各类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数据库和网络,深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开发用于综合评价建筑设计方案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三、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建筑产品7.根据社会需求,为不同居住对象提供多种类型的商品住宅,以适应住宅商品化的发展。住宅设计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改善使用功能,充分利
8、用空间,并具有适应变化的灵活性。8.住宅区应在保证生活、提高环境质量及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土地投人、能源消耗、基础设施、建筑造价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指标。9.村镇建筑要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加强规划设计和管理,注意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确定合理用地标准,保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