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综述第32卷第4期2007年4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SCIENCEANDMANAGEMENTVol·32No·4Apr·2007收稿日期:2006-12-18作者简介:马慧(1968-),女,江苏省海安人,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已发表论文7篇。文章编号:1673-1212(2007)04-0042-02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综述马慧,徐小刚(海安县环境监测站,江苏海安226600)摘 要: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后,指
2、出了垃圾加收利用的途径为:分类回收垃圾中的资源(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垃圾填埋气可通过膜分离法、变压吸咐法、溶剂吸附净化后,用于发电、锅炉燃料、CNG汽车、居民生活用气;垃圾热转化处理中产生的热能,可于用发电、锅炉运行、淡化海水,通过回收垃圾及处置中产生的资源及能源,不仅减少了垃圾的处置量,降低了垃圾处置成本,同时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途径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TheOverviewoftheWaytoRecycleMunicipalDom
3、esticRefuseMaHu,iXuXiaogang(Haian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Haian226600,China)Abstract:Thearticleanalysedthefeasibilityofrecyclingmunicipaldomesticrefuse.Itputforwardthewaystorecyclere-fuse.Thefirstwayistoclassifyandreclamiresourcesaswastepaper,plastics
4、,meta,lglassandfabricetc.Thesecondwayistopurifythegasfromlandfillbymembraneseparationorpressureswingadsorptionorsolventadsorption,andthenthegasisusedtopowergenerationandboilerfuelandCNGcarandresidentsusedgas.Theenergyfromrefuseheat-transformedcanbeusedpow-e
5、rgenerationandboileroperationandseawaterdesalination.Byabove-mentionedmeansitreducedrefusesamountandcosttodisposa,landitcanrealizereclamationandutilization.Keywords:municipalsolidwaste;overview;way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导致现有垃圾填埋及处置能力日趋不足。城市垃圾常用
6、的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这三种处理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而避免产生一吨垃圾和治理一吨垃圾所需费用的比是1:10。因此,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必须贯彻“减量化、资源化、无公害”的原则,充分回收垃圾中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垃圾的处置量。1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中国的生活垃圾分为有毒垃圾、可循环利用垃圾、食品垃圾、大件垃圾,其中,含有机物65.21%、无机物1.51%、纸类9.23%、塑料14.46%、竹木1·18%、布类2.21%、金属0.84%、玻璃5.3%。近年来,生活垃圾中有机成份(
7、厨余、果皮)逐年下降,而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含量达28%,仅大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塑料53.5万吨、旧玻璃18.2万吨、废金属2.63万吨,按每年回收废塑料的一半,可回收26.7万吨,废塑料600元/吨,则每年可回收1.6亿元,垃圾资源回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减少了垃圾的处置量,从而缓解了垃圾填埋占地和垃圾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2 生活垃圾中资源回收的途径2.1 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垃圾目前,中国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容器定点收集,混合收集后的垃圾运至各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码头,再运至填埋场、焚烧厂处置,整个垃圾处理系统点
8、多分散、设施不全、设备落后、功能单一。而垃圾回收的基础是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其实质就是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环境卫生习惯。加之,各地的居住环境和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宜从简入手,逐步推进,不能只依靠某一种方式来完成(见图1)。·42·第32卷第4期2007年4月马慧等·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综述Vol·32No·4Apr·2007图1 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