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78299
大小:10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31
《电子科大专业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英才实验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实行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贯通培养。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型工程科学人才,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2007年9月组建“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毕业班学生已推免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本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约20%的学生已申请国(境)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通识教育和深度专业教育,实
2、行“3+1”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专业,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培养,集中学习人文素质课(中国文化概论、创造心理学、管理与领导学等)、数理化生基础课(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随机数学、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学、大学化学、生命科学等)、电子信息大类基础课(电磁场与波、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等)。第四年,根据学生意愿任选专业,进入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培养特色 本硕贯通:毕业班学
3、生全部具备优先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任选专业:学生可以根据意愿在校内任选专业学习。 一流师资:学院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首席教师等校内外优秀教授为学生授课,并实行研究型教学。 全程导师:学院配备学业和生活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国际交流:提供学生短期出国(境)实习、国际交换生、联合培养、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等多种机会和资助。 科研训练:学生享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
4、示范中心、课外自主创新实验室等,尊重个性的、多层次不间断的科研实践训练环境。 动态管理:在校低年级优秀本科生可纳新进入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可自愿申请退出。无法胜任本培养计划的学生严格进行分流。 招生方式:全国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在校选拔。 23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成立之初设立的有线电设备系,是学校资深的院系之一。其主体是有线电、电报电话和通信三个专业。1977年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成立了无线电技术系(即一系),设有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和电子测量三个专业。19
5、95年3月正式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由三个系(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和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一个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涉及现代通信技术、各种媒体处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以及各种信息的传输、存储、变换、处理、检测、显示技术系统等领域。目前,通信学院已形成了以李乐民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郑建成教授、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彭启琮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饶云江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的一流师资队伍,全院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教授26人,副高职称42人。在
6、读全日制本科生2100余名,研究生1000余名。学院有四个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物联网工程系)和一个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光学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要的学科和专业平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宽带通信网技术、互联网理论与技术、无线及移动信息网络、复杂多维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光纤技术及应用、微纳光子器件及应用、通信I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射
7、频集成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通信与处理技术等领域。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主办了ITS06、第五届国际光纤通信与网络会议等国际高水平会议;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国际学生交流项目,面向全国接收国际交流生,向国外输送国际生1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学院以国家、国防建设为牵引,以培养一流通信人才为中心,努力建议“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使学院成为深受社会认可、学生欢迎的通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源头。 23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成立最早的学院,由微
8、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集成电路与系统系和电子实验中心组成。学院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省级重点学科;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子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