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

ID:14794466

大小:4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3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_第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_第2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_第3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_第4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摆脱单纯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的困境,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正义的分配”。近年来,农村“一事一议”的决策制度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农村的制度性尝试,丰富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实现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权力中心多元化。但政府、市场组织、村民、非营利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在协同合作中也存在着理解错位、有限理性、参与度不足、定位不准等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元治理”角色,有效履行市场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的合作治理责任,是疏解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困境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多

2、中心治理;农村公共产品;一事一议;元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9-0038-06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以变革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为核心的“治理革命”,其理论基础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诺贝尔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私有化”和“利维坦”这两个极端模式之间,还存在着“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由于各类主体在结构、功能、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的互补性,可以有效解决采用某种单一的供给方式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化配置

3、。“多中心治理”已成为当代治理理论的核心,这意味着在现代文明体系中,自理性官僚制以来,以“多中心治理”为模式的公共治理代表了公共产品供给新的历史类型。传统统治权威的单一中心治理在解决公共产品问题上越来越脱离社会的现实需要,诸如“政府失灵”、“契约失灵”、“志愿失灵”,其实践形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革的对象,而人类社会在资源有限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基本处境下,采取“多中心治理”的实践形态解决这一公共问题已达成普遍共识。这一治理革命也深刻地影响到正处于社会治理变革中的当今中国农村,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提供了新思路。  审视我国农村现实,农

4、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现象已经存在,供给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而出现了民间供给主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的制度安排就是中央政府于2000年提出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决策实施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步入以“一事一议”为代表的村民集体治理时代。可以说,取消农业税后,以政府财政奖补下的村庄自主决策、村民分摊供给成本为特征的“一事一议”成为解决农村公益性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主要制度安排。然而,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依然存在困境,这项带有鲜明地方自治色彩的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模式运行并不顺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多元主体的

5、合作程度不高,造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的局面。这为本文农村公共产品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提出提供了思想来源。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合理性的理论逻辑  (一)农村公共产品多中心治理的制度逻辑  近几十年来,公共事务多中心治理理念的形成,意味着以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为核心议题的政府治理变革在自反性建构中超越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合作治理观念成为公共领域达成共同目标的实践思考内容。因为,无论是由政府机制还是市场机制的任何单边掌控的社会治理,其结果都陷入了制度性困境。  公共产品不同于私人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特性,使得公众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在市场上无法显现,再加上其强大的外部效应使“免费搭车”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政府合乎逻辑地开始替代市场成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但是,随着公民社会权利的发展,公众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也因政府治理能力约束而出现诸多问题,陷入“政府失灵”。于是,一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提出引入市场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弥补政府单一供给的低效率,将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其供给与维护效率。“市场失灵”只是否定了市场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主体的

7、效率存在性,并没有否定市场作为协作参与元素在公共产品提供上具有提升效率的可能性。然而这种理性官僚制下的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公共产品公私协作供给模式也不是完美的,实践中陆续出现了“契约失灵”、“志愿失灵”等问题。上述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变迁中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公共事务单一中心治理,尽管不乏有其他主体协作供给模式,但都呈现出政府垄断下建构的“中心—边缘”的治理秩序。严格来说,这种秩序根本就不是秩序,只是某一个权力中心对边缘一切行动者的操纵性建构,因此都无法有效克服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某种程度失灵。  基于此,西方社会于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以变革公共产品供给模

8、式为核心的“治理革命”,虽然形成众多治理理论流派,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即公共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