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现阶段贸易摩擦高发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现阶段贸易摩擦高发成因分析昆明大学2006,(1):29~31JournalofKunmlngUniversity我国现阶段贸易摩擦高发成因分析许淑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河南漾河462000;24岁.女,讲师)CN53—1144/G4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社会与中国之间的经贸摩擦也进入高发期.本文对引起贸易摩擦的主要经济与社会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应对的意见.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歧视性政策中图分类号:F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56(2006)01—0029—03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
2、增长,国际经贸摩擦进入了结构性变化的新时期,美日欧等各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经贸摩擦也进入高发期.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中外经贸摩擦的发展趋势.调整中国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成为对外贸易领域里的重点问题.l我国贸易摩擦现状及特点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世界各国经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冲突与摩擦.这种摩擦既有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也有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自2O世纪90年代
3、以来.我国与主要贸易国的经济摩擦出现以下特点:贸易摩擦的数量增多,中国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世贸组织的最新统计表明,从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开始运作至2004年6月底.成员方共发起2537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中国的反倾销案件386起."也就是说.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仅2004年.中国出口产品就遭受了68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纺织品特定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调查.涉案金额约30亿美元.此外,直接或间接针对中国产品的进口禁令,海关价格监管措施,进口许可证管理,技术要求等其他贸易壁垒也层出不穷;部分环保,劳工等标准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国产品
4、的出口;?收稿日期:2005一l1—1O与我国发生经济摩擦的国家日益增多,不仅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开始增多,一些发展中大国也纷纷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土耳其对我国发起12起,案件数量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涉案金额1.13亿美元.印度,印尼,巴西,哥伦比亚,韩国,南非,阿根廷,秘鲁,墨西哥也经常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贸易摩擦的商品增多.高达4000多种;馆动贸易摩擦的手段多样化.不仅有反倾销.而且有紧急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等,下一阶段,将向"特保条款"的运用方面转移."特保条款"是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在中国出口激增对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的条件下.允
5、许WTO成员对中国产品实行撤销减让和限制进口的条款.贸易摩擦并不可怕,事实上,目前所有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还非常小,在应对贸易摩擦的时候理性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并慎重应对贸易摩擦高发期.如,提升出口产品结构,规范出口秩序,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应对各种贸易纠纷,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一体化进程等.2我国现阶段贸易摩擦高发成因分析中国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是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中国商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所引起的,而且中国对外贸易区域不平衡,在总体保持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情况下.对美国等个别贸易伙伴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另外,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也是国外频繁对
6、我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诱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昆明大学第17卷2.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近1O多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而世界贸易组织又要求各国大幅度减让关税.取消进口数最限制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了保护国内工业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欧美等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反倾销立法.配合运用检疫标准,保障措施等手段对进口货物设置障碍,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中国也深受其害.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之所以盛行,主要是世界经济总体情况不好,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困境,而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左右,有
7、望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也随之而来,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中国大量的货物向周边国家倾销的缘故,这些错误的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同贸易伙伴间的摩擦.2.2中国与一些国家部分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出口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不可避免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而印度,巴西,东南亚等国家都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比如相似性体现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出口产品的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