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47552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表类量具的使用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径表实验小结1.指示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指示表被装夹固定后,夹紧力不要过大,以免套筒变形,测杆不灵活。推动测量杆时均能灵活移动,指针牢固无松动和脱落;自由状态下,大指针应在测杆左边15-25分度内,小指针在零位下测,指示表在测量工件时测量杆移动过大出现卡住、阻滞现象,使用者不要推拉指示表测杆,应及时送往保管员由计量室检修人员进行拆修,否则造成表内齿轮、齿条上齿牙的断裂,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重者导致指示表无法修复而报废。2.内径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①内径表附有成套的可换测量头,使用前必须进行组合和校对零位。测头不可旋入过深,以防顶坏内径表传动装置,应掌握用力大小,否则将加快内径
2、表测头磨损速度。②将百分表装入测杆内,在指示表大指针压1圈、小指针指在1mm后的位置上,允许使用的工作行程见下表。用夹紧手柄紧固夹紧套,夹紧力不宜太大,否则易造成指示表装夹套筒变形。内径千分表在指示表大指针压1圈、小指针在0.2mm-1mm之间的任意位置上使用。27测量范围允许使用的工作行程(小指针在1mm开始)测量范围允许使用的工作行程(小指针在1mm开始)测量范围允许使用的工作行程(小指针在1mm开始)(6-10)mm1-1.6mm(18-35)mm1-2.0mm(50-160)mm1-2.6mm(10-18)mm1-1.8mm(35-50)mm1-2.2mm(160-250)
3、mm1-2.6mm③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孔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头,否则将损坏内径表的“锚”,并在专用的对表圈上调整尺寸。对表圈在周期检定时,检定人员把测得对表圈上下端面的中间最佳位置的实际尺寸进行刻线标注在环规非工作面上。使用对表圈时要保持带刻线的端面朝上,并使内径表的活动测头和可换测头对齐在对表圈的刻线位置。在测量工件时量杆的移动不宜过大,更不可超出它的量程终点,使用时应避免震动和冲击。④内径表不得任意更换附带的指示表。公司内所有内径表的表杆上的计量编号和附带的指示表上的计量编号为一个统一编号,如标杆上刻有II560,表头上为II560(内),以直观的与单独用于测量的指示表进行区分。
4、273.内径百分表的测量孔径的方法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⑴预调整:①将百分表装入量杆内,预压缩1毫米左右(百分表的小指针指在1的附近)后锁紧。②根据被测零件基本尺寸选择适当的可换测头装入量杆的头部,用专用扳手扳紧锁紧螺母。此时应特别注意可换测量头与活动测量头之间的长度须大于被测尺寸0.8~1毫米左右,以便测量时活动测量头能在基本尺寸的正、负一定范围内自由运动。⑵对零位:因内径百分表是相对法测量的器具,故在使用前必须用其它量具根据被测件的基本尺寸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校对零位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①用量块和量块附件校对零位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并装夹在量块的附件中,将内径百分
5、表的两测头放在量块附件两量脚之间,摆动量杆使百分表读数最小,此时可转动百分表的滚花环,将刻度盘的零刻线转到与百分表的长指针对齐。27这样的零位校对方法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及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度,但其操作比较麻烦,且对量块的使用环境要求较高。②用标准环规校对零位按被测件的基本尺寸选择名义尺寸相同的标准环规,按标准环规的实际尺寸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此方法操作简便,并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因校对零位需制造专用的标准环规,固此方法只适合检测生产批量较大的零件。③用外径千分尺校对零位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选择适当测量范围的外径千分尺,将外径千尺对在被测基本尺寸外,内径百分表的两测头放在外
6、径千分尺两量砧之间校对零位。因受外径干分尺精度的影响,用其校对零位的准则度和稳定性均不高,从而降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确度。但此方法易于操作和实现,在生产现场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检测,仍得到较广泛时应用。图3-4测量示意图27⑵测量①手握内径百分表的隔热手柄,先将内径百分表的活动量头和定心护桥轻轻压入被测孔径中,然后再将固定量头放人。当测头达到指定的测量部位时,将表微微在轴向截面内摆动(如图3-5),读出指示表最小读数,即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际偏差。测量时要特别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未达到零点的读数是正值,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超过零点的读数是负值。②
7、按图3-5所示,在孔轴向的三个截面及每个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共测六个点,将数据记入测量报告单内,按孔的验收极限判解其合格与否。图3-5测量位置4.平台测量法所谓的“平台测量法”是以精密测量平板为基本的测量器件,并辅以百分表、千分表、高度尺、直角尺等通用量具,通过不同的组合完成测量。该测量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对测量条件要求不高,容易实现;2、适用面广,一般的中等精度零件均可测量;271、受测量器具精度限制,该方法不适合测量较高精度的零件;2、该方法的测量效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