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8691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思考 【摘要】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形式,日渐为各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重视。我国敏感地探测到了碳金融未来蓬勃的发展前景,碳金融交易日益活跃。本文主要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展碳金融业务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制约因素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碳金融(carbonfinance)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通俗来说就是与碳有关的
2、金融活动,即绿色金融。碳金融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大国际公约,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 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融资以及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上。2005年CDM项目正式启动,我国CDM市场发展势态迅猛,到2010年1月28日,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累计达到2327个。进入2012年,我国明显加快了CDM的核准进度,截至5月28日,发改委通知领取批准函的项目已经累计达724个。而截至目前,我国成功在联合国清洁发
3、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CDM项目达到2013个,占注册项目总数的48.47%,预计CO2减排量3.8亿吨,占注册项目预计减排总量的64.29%。过去几年里,中国一直是CDM的主要供应方。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 碳金融业务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广阔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尚不成熟。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碳金融业务的认知度不够 碳金融的概念虽然早已被大家熟知了,但其发展和兴起的时间却不长,我国对于
4、碳金融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有关碳金融的运作模式、操作方法、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还不能熟练的掌握,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商业银行非常谨慎不敢贸然开拓该新兴业务。 (二)相关机构和专有人才比较匮乏 碳金融业务作为一项新兴的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具备产品开发、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完善的相关机构设置,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是不具备这些部门的。和传统业务相比,碳金融业务更需要具备金融、法律、外语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该类综合型人才的引进数量是有限的。 (三)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 商
5、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着多方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一项碳金融业务的施行,因技术的不成熟往往会存在高成本低回报的情况,促使了信用风险的产生。由于专有复合型人才和相关机构的匮乏,无法深入了解碳金融业务,使得操作风险难以避免。很多碳金融业务的投资期限比较长,这样因未来市场和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面临相应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四)缺乏发达的碳交易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 目前国内碳金融业务还处在研究探索的初步阶段,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我国的碳交易市场的价
6、格发现、交易融资、资源配置及节能减排作用有限,难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相比。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及技术仍存在较大不足。 (五)政策激励措施有待完善 如前所述,碳金融业务发展时间不长,我国商业银行对其相关操作还不是很熟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还不完善,使得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为了全面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应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知 介于当前的环境和经济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
7、绿色金融的经营理念,积极学习碳金融的相关业务知识,重视发展碳金融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早日实现碳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 (二)健全相关机构,培养专业人才 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成立专门的碳金融相关业务部门,以有效开展业务,适应未来碳金融业务的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大培养高素质的碳金融业务人才的力度,先从人才招聘入手,尽可能的吸纳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已有人才的再培养,以此提高碳金融业务人员的素质。 (三)控制风险,稳健发展 由于碳金融业务内容广泛
8、复杂,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将事前的风险防范、事中的风险化解与事后的风险监督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贯穿始终,以确保碳金融业务的稳健开展。此外,加快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将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碳金融业务面临的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 (四)构建完善交易市场,培育中介服务机构 为了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体系,商业银行可以在借鉴国际碳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交易市场,借助于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碳交易及其衍生品的产品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