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

ID:14186358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6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_第1页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_第2页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_第3页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_第4页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因地制宜发展早熟玉米生产今天,要解决一个产业的发展问题,人们会用系统的观点,从资源、环境、技术、市场、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具体到我市北部早熟玉米生产的发展,从目前以至长远的观点看,主要的限制因素来自于技术层面,因为从经济和市场的方面看,基本上不存在卖不掉和无效益的问题,而且从能源的角度观察,将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方面以及体制方面继续进行攻关和完善,提前做好技术和物资储备,促进我市早熟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一、我市发展早熟玉米的必要性我市所

2、属各县市,纬度高,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无霜期大致110~140天,可利用活动积温在1900~2600℃之间,跨度比较大,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6~9月份,灌溉基础较为薄弱。无霜期短、秋霜早、日均温度相对较低。干旱、低温冷害发生频率高,播种至出苗时间长,对品种的耐低温发芽能力及耐低温生长能力要求高。大田作物以大豆、小麦和玉米为主。从作物的角度讲,从节水农业的观点看,玉米作为C4作物,水的利用效率较高,单产高,产量较为稳定,较耐瘠薄,适应性强,是较为理想的种植发展对象。我市东部及北

3、部的县市,农业生产上长期处在以大豆为主栽的种植局面,尤其是春小麦面积锐减以后,这种单一作物一统天下的种植态势更进一步加剧,大豆在该区的种植比例达2/3以上,原有的麦-7豆轮作体制不复存在,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稳定性急剧下降,轮作效益丧失,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潜在危险因素。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玉米作为变性酒精、变性淀粉加工原料的巨大需求,种植玉米比较效益的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应提高,也增强了这一地区玉米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预计可增加面积至少在200万亩以上。二、我市北部地区发展早熟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1.黑龙江省农业

4、科学院的两个研究所嫩江所和克山所就坐落在我市,从生态育种的角度讲,可以说为我市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农业适用技术的研究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在品种和综合技术上可以为我市早熟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2.我市所属各县市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经济、物质等方面也基本上能满足玉米产业发展的需要。3.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策上的支持,农业投入的增加,在较为广阔的层面为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三、发展早熟玉米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的问题。有收无收在于水,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想要大幅

5、度提高早熟玉米的单产水平是不可能的,水是制约早熟玉米单产水平的第一因子,只有保证了水的供应,其它因子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若要改善水的供应,首先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注意保护和培植有利于涵养水源的环境因子,如植树造林,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遏制水土流失,培肥地力,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结构,兴修水利工程等7;从目前的形势看,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动用必要的力量,包括农民朋友掌握的实用有效的技术,解决玉米出苗必须的水分问题。2.品种的问题。早熟玉米种植区,温光资源相对有限,种植稀植大棒类型的早熟玉米品种(这类品

6、种对光温要求较为苛刻)来获得高产是很难成功的,而应用中穗、耐密植的品种,注重发挥群体的增产潜力,通过获得最高生物产量,最大经济系数,更易收获最佳籽实产量和最高饲草产量。生产上保苗不够或种植密度过低是玉米产量偏低的主要栽培因素之一。实验证明,通过密植获得较高产量是可能且可行的。关于青贮玉米品种,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品种选育及应用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国内已审定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较少,选择余地小,从现有的和即将推广的早熟青贮玉米品种及粮饲兼用型品种中筛选出几份应用于早熟区畜牧业的生产是可行的。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7、建议选用粮饲通用型的品种(粮饲通用型玉米是指该玉米品种既可作为普通玉米品种,在成熟期收获籽粒,用于食物或配合饲料,也可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期间收获包括果穗和茎叶在内的全株,用于青饲料或青贮饲料)为宜,以最大限度地降代生产风险,并增强生产活动的灵活性。3.关于肥料复合化、高浓度、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是肥料生产及应用的发展方向,目前生产上肥料的复合化应用已达到一定的水平7,但是肥料种类繁杂,质量情况不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选择的难度,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在肥料的使用中,需注意采取提高肥料利用率的

8、农艺措施和应用生物肥料,需注意逐步过渡到利用高浓度、专用型复合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早熟玉米的需肥量与产量水平、品种特性、土壤供肥能力、施肥方式、气象因素等因子有关,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施肥种类和数量。关于化学肥料的施用,国际上每亩施N量掌握在7.5~12.5kg,三要素比例方面发达国家为1:0.58:0.54,世界平均水平为1:0.49:0.36。美国每亩施N量在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