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79003
大小:15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6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复习海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1、按照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他们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基本天体是星云和恒星。2、地球所在位置: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3、太阳系八大行星按日距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5、地球生命物质的产生①适宜的日地距离(适宜温度,存在液态水)②、体积、质量适中,保证了适宜的引力(存在适宜的大气,地标物质运动
2、)③、地内热能,重力收缩。④、太阳光照稳定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2、 太阳能的表现形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集中在可见光区,是短波辐射。3、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4、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5、 太阳黑子越大、越多,太阳活动越强。6、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
3、、 气候:黑子活动高峰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几率明显增多。②、 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③、 地球磁场:表现形式:磁暴、极光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
4、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位置: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沿运动方向)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 冬半年,昼短
5、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①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②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③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解题技巧归纳: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
6、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
7、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春分)或9月23日(秋分)前后②晨昏线与
8、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