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19421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简析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论文摘要:目前志愿者活动在中国广泛开展,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体验和经历,而且研究生志愿服务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自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研究生自愿服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才出现的,并因其专业性强和高科技含量而区别于一般自愿服务。笔者认为研究生自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本文将从研究生自愿服务对“三观”教育、校园学风建设以及学校传统和作风的弘扬等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来论证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引
2、起各高校对研究生自愿服务的足够重视。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志愿服务自上个世纪初产生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志愿服务活动当成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唤起公民互助互爱意识,增强社会活力与生机,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而大力提倡。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球开展得十分活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各地的广泛开展,“志愿者”这个名字和它内在的含义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服务也越来越需要有文化素养、有技术专长的志愿者的加
3、入,这样才能对社会提供高质量且适应性强的志愿服务。研究生是一个具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群体,他们具有文化层次高、专业功底厚、创新能力较强的特点。专业性强和高科技含量是将研究生志愿服务与一般志愿服区别开来的一个标志。 研究生志愿服务,对研究生个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体验和经历;对学校来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人文文化的建设;对于社会来讲,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和谐。 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于校园内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集体文化,具有开放性
4、、适应性、多元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校园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布局、建筑风格、教学设施、校徽、校旗等;在制度文化方面如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风气、学校的传统和作风等。笔者认为研究生志愿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所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上。主要有三大部分:“三观”建设、学风建设、学校传统和作风的弘扬。 下面,笔者就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研究生志愿服务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一)研究生志愿
5、服务有利于把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4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偏重于智育培养,重知识轻人文,这种教育缺陷产生了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好坏的判断偏差。虽然现在我们也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缺乏机制的支撑,在传统的巨大惯性面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高校的德育还只停留在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灌输式教育上,空洞的说教、抽象的理论远远多于对实践的具体指导。这种状况造成学生所学理论无法指导实际行为,而实际行为又无法得到道德法规的制约。研究生志愿服务将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方式之一,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教育对象的
6、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教育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将制约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正面的“内省”功能,有利于把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研究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人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我觉得这句话是正确的,研究生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社会,才能从中学到更扎实的知识,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与社会的结合有一个彼此相融的辩证发展的过程,而青年志愿者行动恰为这一过程搭起了一个良好
7、的平台,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体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评价,激发他们对自身进行反省和正确评价,明白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需求来改造自己。比如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志愿活动,对社会现状、国情和民情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提高了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判断力,有助于内化道德行为要求,并将此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自觉的道德习惯,从而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三)研究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时代新风的精神 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作为指导思想,以办事业的精神和
8、走社会化发展道路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机制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