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

ID:1390564

大小:2.34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7-11-11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6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7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8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9页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_第10页
资源描述:

《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矿井概述11.1矿区概况11.2井田地质及煤层特征21.3井田开拓方式141.4矿井延伸的必要性152开采范围与生产能力192.1开采范围及储量192.2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203开拓准备233.1水平延伸方案的选择233.2采区划分与接续353.3大巷布置373.4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383.5水平接替时的技术措施424采区设计434.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431234.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94.3采区巷道布置494.4采煤方法及采区参数594.5采掘工作614.6工作面设备及掘进速度684.7采区巷道

2、掘进顺序及回采工作面接续安排714.8采区车场及硐室735通风与安全755.1矿井通风755.2井下灾害预防796提升、通风、排水、压风设备836.1提升设备836.2通风设备846.3排水设备866.4压缩空气设备897劳动定员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27.1劳动定员927.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3第二部分南屯煤矿转入-550水平开采时冲击地压预防8南屯煤矿研究冲击地压的必要性949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969.1开采深度961239.2顶底板结构979.3地质构造979.4煤柱的影响9810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10011南屯矿深部开采时冲击地压的预测10

3、111.1钻屑法10111.2微震法10211.3经验类比法10312南屯矿深部开采时冲击地压的防治10412.1超前松动爆破10412.2钻孔卸压10412.3煤层注水10512.4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10613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107参考文献108致谢109COALMINEMETHANEINCHINA1101231矿井概述1.1矿区概况1.1.1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南屯煤矿位于兖州煤田东南部,东临京沪铁路和104国道,南临邹济公路,西北有兖新铁路、327国道、京杭大运河,矿井距邹城车站约8千米,矿区专用铁路直通矿井煤仓并与京沪铁路

4、接轨,矿区公路四通八达,区内交通十分方便。井田位置交通示意图见图1.1123图1.1井田位置交通示意图1.1.2矿井的地形地势及地震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63—+40m,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白马河和南沙河分别自北向南,自东向西流经井田的西部和南部,在东纪沟附近汇合后注入微山湖。白马河全长76km,流域面积1052平方米,河床宽10—420m,属于季节性河流,最大流量568m3/s,近几年,因疏通河道,现已成为常年通航的河流。南沙河现为邹城市西苇水库的溢洪河道,建库以来溢洪一次,近几年,由于雨量偏小,沙河成为了邹城市部分企业常年排泄污水的河道。本区

5、属于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历年来平均气温17.9℃,日最高气温40.3℃,日最低气温—18.3℃,最大冻土深度0.27m,最大积雪厚度0.24m.年平均降雨量708.14mm,年最大降雨量1263.8mm,年最小降雨量268.5mm。降雨多集中在7至8月份,风向频率多为南风及东南风,最大风速16m/s。地震烈度7度。1.2井田地质及煤层特征1.2.1井田境界、尺寸和面积南屯煤矿小槽煤井田边境:东以大峄山断层为界,西以马家楼断层与里彦矿井为界;北以皇甫断层与鲍店、东滩两井为界;南以2002年4月新调整的南屯、北宿两矿边界6个坐标点

6、连线与北宿矿井为界。井田东西平均长10.5km,南北平均宽3.4km,面积约35.47km2。1.2.2井田地层及其主要特点1.第四系(Q):厚18.47~160.40m,平均102.86m,东南薄,西北厚,分上、中、下三组。上组厚17.15~59.00m,平均33.46m123,由棕黄色砂质粘土及松散的粘土质长石、石英砂层和沙砾组成,局部见有灰绿色粘土质砂,底部往往见钙质结核和豆状锰铁质结核,含水丰富。中组厚2.60~92.95m,平均46.16m,由灰绿色粘土、密实的粘土质石英、长石砂砾组成,上部以砂砾为主,透水性差,含水微弱。下组厚0~42

7、.31m,平均22.24m,以厚层的粘土质砂砾为主,夹粘土层,富水性较弱。井田东部边界处缺失下组和中组,仅发育上组,井田中部仅发育中组和上组,西部上、中、下三组均发育。不整合于侏罗系之上。2.上侏罗系蒙阴组(J3):残厚44.88~794.57m,由南向北增厚,为一套红色砂岩。自上而下划分为一段、两段、三段。一段最大残厚558.34m,由灰~灰绿~灰白色及紫红色砂岩和细粉砂岩组成。二段厚124.56~264.39m,由紫红色泥质中、细砂岩组成,夹数层砾岩,具缓波状层理和泥裂现象三段厚10.90~47.42m,10.90~47.42m,平均26.0

8、2m,底部为0~12.75m厚的砾岩,砾岩成分为灰岩块、石英、泥质岩屑,该层砾岩有的地段相变为紫红色中、粗砂岩,其上为平均厚约20m的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