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86055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四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备课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目标教学备课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教学内容古诗两首第1课时课型新授媒体投影教学目标1认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该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课文。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模式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时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揭示主题。1.播放歌曲《送别》。2.鼓励谈活:这首伤感惆怅的歌曲能不能让你想起送别的诗来?3.导人:占代交通不便,朋
2、友一旦分离就很难再见,因此在分别的时候往往以诗词相赠。古代流传下来的送别诗有很多,本课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篇传世佳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二、解题,介绍背景资料。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思考它向人们传递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人物:孟浩然李白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地点:黄鹤楼2.投影黄鹤楼的幻灯,简介相关情况: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武汉的长江边上,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1.听歌,说出听后的感受。2.朗诵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送别的诗句,感受其中的情谊。3.明白本课的主题,作好学习准备。1.观察教师一笔一划认真写
3、字的情景,说出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明确此诗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地点。2.观看图片,对黄鹤楼有初步认识。以歌曲营造离别的氛围,由送别诗引出课文教师活动时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过程3.介绍广陵的情况:在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画出从黄鹤楼到广陵的路线图。4.询问学生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学生回答时教师在一旁补充,告诉学生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且成名在先,写这诗时李白只是个新秀。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1.让学生自读古诗。2.让多名学生在班上朗读古诗。3.先让学生对照着注释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尔后抽两三名学生检查理解情况。相机板书:时间:三
4、月。4.鼓励质疑:对于诗中的字词和它所描绘的景象,你们有没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和妙处。如介绍“故人”时可讲述二人相识相知的故事,以体会二人之间的浓厚情谊;“西辞”和“下”的含义可配合图示来理解;“烟花三月”的繁花似锦可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描绘和感受;品味“远影”、“尽”和“天际流”的准确与生动时,可引导想象江水流人蓝天,一只小船慢慢消失在远方的画面。5.启发思考:李白一个人站在江边,目送友人的船渐渐?肖失在天边。这时间有多长?你从中有什么感受?6.组织讨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请大家想想,滚滚东去的难道只是一江春水吗?7.让学
5、生用一个词或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3.看教师画路线图,理解黄鹤楼和广陵的地理位置。4.根据课前了解到的情况分别介绍李白和孟浩然的情况及两人的关系。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照注释,查查资料,和同学一块儿讨论,理解每句诗的意思。4.提出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重点字词“故人”、“西辞”、“烟花”、“下”、“尽”、“唯”等。5.估计出时间,想象画面,由目送时间之长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情谊之深。6.讨论体会“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7.思考,给出诸如“情深谊长”之类的词语。将黄鹤楼与广陵之间的路线用图示向学生展示,便于学
6、生理解诗意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自读白悟,或与其他学生交流来疏通诗意,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使得对诗的研读更为深入学过程四、朗读诗歌,指导背诵。1.激励朗读:大家想象一下,此刻你正站在江边,看着最好的朋友乘船远去,你感慨万千,吟出了这首送别诗。女生来读读看。2.总结,激励:女生展现的是一种柔情的相送。男生来读读看。3.总结,激励:从男生口中又听出了一种豪壮的送别。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吧1.女生随着音乐读。2.男生随着音乐读。3.随音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乐互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的乐趣,轻松实现背诵的目标板书设计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
7、然之广陵人物:孟浩然李白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地点:黄鹤楼作业背诵古诗课后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