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5873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初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1) 中国的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2)便于海洋事业的发展(3)便于与海上及陆上各国往来(4)造就了江南的鱼米之乡。(3) 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4) 中国领土的四至点:(1)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2)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3)最南——曾母暗沙;(4)最北——漠河以
2、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端与最西端地方时相差4小时,南北相差5500千米。(5) 中国的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2)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6) 中国的疆界:(1)陆上——2万千米,14个陆上临国;(2)海上——18万千米,6个临国。(7) 现行行政区划:分三级(1)省(省—23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2)县(自治县、自治州、市)(3)乡(民族乡、镇)(8) 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是(1)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2)疆界长,临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3)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
3、带,没有寒带,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9) 有两个简称的省区: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四川省(川或蜀)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10)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有9个。(11)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2) 我国人口的突出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13)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人口
4、分布很不平衡。(14)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约占人口的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15)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1)朝鲜族——跳板、长鼓舞(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马头琴、喇嘛教(3)回族——伊斯兰教,开斋节(4)傣族——泼水节、孔雀舞(5)侗族——干栏式木楼(6)彝族——火把节(16) 民族分布:(1)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7)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1
5、8) 我国地势总的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分布。(19) 我国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富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大江大河向东流入海,从而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汇处,水流快,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事业。(20) 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能够分辨课本25叶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图)(21) 阅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课本
6、22页),说出我国地势特征;能够填出这条纬线经过的地形区;能够说明地势的意义。(22) 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骨架东部地区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林木,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这里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地区。(23) 复杂多样的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有何有利不利的影响?(1)有利: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2)不利:我国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
7、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24)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25) 如何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1)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作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2)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动物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