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

ID:13724239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_第1页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_第2页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_第3页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_第4页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摘要: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银企债务危机和企业“三角债”等反信用经济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市场信用的建立和市场体系的完善。为了更深入地分析信用的本质和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下面对从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等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信用问题进行评述,以期对我国社会中信用意识的建立和信用体系的构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信用,经济学分析,述评  从不同角度看信用,对失信行为的发生就有不同的解释。  一、传统经济学分析信用行为的目的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的假设,他认为人具有利已的本性、心理及行为特征,使“经济人”总试图

2、“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经济人”的一切市场行为的目的都是源于这个原则,即为了获得预期利益最大化而不断调整其市场行为。社会也正是有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将人的主体利益最大化同社会利益最大化连接起来。亚当·斯密的说法当然不能算很全面,但是他却道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要求。信用作为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自然也离不开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所以,从传统经济学来看,人们实施守信行为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也正是在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断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市场制度安排及法律约

3、束下,“看不见的手”要求“经济人”欲利已必先利他,“经济人”要想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必须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他人的利己打算,满足他人的利己之心,交易才会持续地发生,社会经济才会稳定地发展。  具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表现是,我国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计划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控和监督作用迅速弱化,市场开始对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但是与之配套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却未能及时填补计划手段退出的空缺,交易主体的产权界定不清或有产权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使得人们追求利益的动机在无约束或软约束下,表现出来的就是“搭便车”的投机行为、运用市场

4、不履行义务的背信弃义以及一味冒险而不顾后果的“泡沫经济”,长期来讲,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利的。7  二、信息经济学分析失信行为的原因  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组织经济的最好方法,通过自由竞争完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基本假设的前提,是“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实际上,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知识分工使得绝大多数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信息日益不对称,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不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所以,信息不对称在经济生活中是普遍的现象,它也是失信的必要条件,是产生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未必能带来最高的效率。信

5、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  在一般情况下,市场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一方面是对自己经营的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对交易的对方则较难获得其经营的真实情况。在我国信用体系极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地广人多,交易市场极为广阔,部分落后地区的现代化通讯不够发达,使得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更严重,所以“旧车市场上劣车驱逐良车”的逆向选择现象在我国司空见惯。  下面通过(例1)一个在信息不对称时选择信用行为的纳什均衡产生过程来说明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假定A是一名生产商

6、,B是销售商,AB双方互为博弈对手,会出现以下4种博弈的可能性,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可能存在四种情况发生,①双方都讲信用,A按约付款,两人得到的效用都是5,社会总效用最大为10;②A守信用而B不守信用,A交了货而B不付款,那么B可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5,而A吃亏了,亏损值为-5,社会总效用为0;③A不守信用而B守信用,即A收了钱而不发货,则A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值为5,而B吃亏,值为-5,此时社会总效用为0;④AB双方互不信任,也互不守信,无生意可做,则各处的效用都为0,社会总效用也为0。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AB双方都

7、希望对方讲信用,而自己只有在不守信用的时候才有机会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讲信用的人则很有可能吃亏。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这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时,失信行为的选择无疑对个人来说是理性的。于是,“纳什均衡”7的产生是:双方都选择不守信用,出现第④种博弈结果。但从整体利益来看,这个结果是所有选择中最差的,因为社会综合效用为0,各自的效用也为0。  三、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信用  制度经济学家将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分为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

8、代代相传的一种习惯用法和习惯意识,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