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导学案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导学案目录l第1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l第1单元第2课祝福l第1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l第1单元第4课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l第1单元单元复习导学案导学案l第2单元第5课蜀道难l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l第2单元第7课琵琶行并序l第2单元第8课李商隐诗两首l第2单元第9课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l第2单元复习导学案l第3单元第10课寡人之于国也l第3单元第11课劝学l第3单元第12课过秦论l第3单元第13课师说l第3单元第14课学习论证l第3单元复习导学案第228页共229页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导学
2、案l第4单元第15课动物游戏之谜l第4单元第16课宇宙的边疆l第4单元第18课学习议论中的记叙l第4单元复习导学案第1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程名称必修3课程类型基础学科课程课程开发教学备考研究中心授课对象高一年级课程资源教材、网络、学科资料教学课数18课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学案作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特别有利于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但学案的编制无论是对教师的精力还是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同时,由于轮值教师的能力、态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编写的学案在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师生普遍渴望获得一本不用投入大量精力的成品精品学案,从而
3、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教师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为了让教师用更多的时间研究校情、师情、生情,让学生用更明晰的课程纲要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探究创新,我们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经过深度研究,科学论证,精心策划,形成了科学、客观、完善的导学方案。第228页共229页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导学案本模块“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文章。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中外小说)、感受与共鸣(唐代诗歌)、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文章)。“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教师
4、应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梳理与整合。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1.欣赏人物形象,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品味小说语言,注意把握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3.把握诗歌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4.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5.掌握
5、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字词句知识,进一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6.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7.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第一单元 中外小说人物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即使是现代派小说,也离不开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的刻画。因此,欣赏小说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本单元的三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桑地亚哥等,无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义。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
6、的艺术,无论塑造人物还是交代环境都离不开语言。学习时要抓住这一要素,注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像王熙凤的语言,就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而小说的叙述语言则带有作家本人的语言风格,如海明威小说的简洁明快、意丰语简等,就显示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
7、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第228页共229页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全唐诗》收录的情况来看,作者有两千五百余人,诗篇近五万首。从帝王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