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隧道止水带施工方案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洞止水带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1、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及要点(1)、施工工艺:a、在衬砌台车端头安装内侧钢质端模;首次或跳段衬砌应两端安装钢端模。b、二次衬砌台车就位后,在钢质端板外缘铺设中埋式止水带,并按50cm间距设置止水带钢筋卡,固定在端模轮缘面上。同时安设沥青木丝板和泡沫板c、在中埋式止水带与防水板之间安装木质端模,用木楔填缝、楔紧木端模,卡紧中埋式止水带。d、利用杠杆原理加固外侧木质端模,即用钢管插入在内侧钢质端模预留孔,抵紧边墙,内、外端模与钢管间用木楔块楔紧。e、浇筑混凝土。f、待模筑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凿除泡沫板,填石棉沥青麻丝。模筑下一环混凝土。g、局部空隙压入
2、双份聚硫防水密封胶。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示意图(2)、工艺要点:a、将端模一分为二,内侧钢质、外侧木质。b、内端模与衬砌台车栓接,定位止水带。c、外端模与内端模夹持固定止水带。d、钢筋卡与内端模连接,支撑约束止水带,防止扭曲。钢筋卡尺寸如图1。图1钢筋卡尺寸图e、从内端模预留孔插入钢管,支撑外侧木模。2、膨胀止水条工艺:(1)清除固定止水条的混凝土界面浮渣尘土及杂物。(2)用钢钉或胶粘将止水条固定在已确定的安装部位。(3)浇筑下一环混凝土。3、变形缝止水带和施工缝止水条示意图变形缝止水带和施工缝止水条示意图二、端模设计与制作1、内侧钢端模设计与制作内侧钢端模应符合下列要求:⑴端模钢
3、材厚度不少于5mm,加劲肋条高15cm,厚度不小于5mm。⑵按二次衬砌厚度的1/2制作内侧弧型钢模。为适应不同围岩衬砌,钢端模有效宽度(扣除与衬砌台车模板肋条重合的宽度)统一为20cm;分段制作长度宜为120~150cm;内端模轮缘(铺设止水带面)不小于止水带宽度的一半(一般15cm)。⑶内侧钢端模与衬砌台车端头肋板采用螺栓连接,每隔40~60cm设置对应的螺栓孔;应使用M16及以上螺栓连接。⑷钢端模轮缘板上预留加固孔,作为端模加固支点,直径约5cm,间距为40~60cm。⑸衬砌内设有钢筋时,可在钢质端模上钢筋相应位置设置比钢筋直径略大的孔。2、外侧端模由于开挖轮廓线不规则,在
4、台车就位前或后实测端头位置断面,用木模分块制作与开挖断面基本适应的外侧端模。三、质量控制措施1、中埋式止水带的安装注意事项:(1)钢端模应在二次衬砌施工前应在衬砌台车上进行试拼。钢端模与衬砌台车间加设止浆带。(2)在首次或跳段衬砌施工时,衬砌台车两端必须安装内侧钢端模,可多座隧洞备用一套,互相倒用。(3)在二次衬砌灌筑前必须检查止水带的质量,如发现破损,应立即修补;不合格者禁止使用。(4)止水带的搭接宽度不得少于10cm,止水带接头采用冷接,冷粘缝宽不少于5cm。(5)为保证止水带钢筋卡处不漏浆,外侧木质端模应预留1cm缺口。(6)外侧端模与岩面应用木楔填实、楔紧;加固外侧端模
5、的钢管应抵紧围岩面,钢管与内、外端模间用垫快、木楔楔紧。(7)衬砌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台车端模和中埋式止水带的安装是否稳固。主要检查:钢质端模与衬砌台车模型肋板连接的螺栓螺帽是否拧紧;中埋式止水带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预埋宽度是否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中埋式止水带是否卡紧;木质端模是否卡紧;钢管是否楔紧等。(8)止水带四周的衬砌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严防出现空洞。2、膨胀止水条的安装注意事项:(1)安装止水条时,固定止水条的混凝土界面保持平整、干燥,安装前清除界面浮渣尘土及杂物,用钢钉或胶粘将止水条固定在已确定的安装部位(钢钉避开注浆管)。(2)止水条
6、的连接方式先将需对接的两根止水条端部的注浆管部分切削去3~5cm,然后将配置的小三通直接端头分别插入连接的两根止水条的注浆孔内。(3)带注浆管止水条端头已削去部分注浆管,止水条部分应上下重叠,用力按45°从上向下切穿,丢掉多余部分,用手压平,使止水条贴和紧密即可。(4)必须将所连接的止水条中的注浆连接件固定粘结,保证所安装的止水条和注浆管完全畅通。(5)注浆管的末端应引出于电缆沟壁,以便在二次衬砌浇筑后进行注浆堵漏。3、止水带(条)检查项目止水带(条)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纵向偏离(mm)±50尺量:每环3处2偏离衬砌中心线(mm)≤30尺量:每环
7、3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