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35005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0
《环艺系毕业设计设计策划书 (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艺系毕业设计设计策划书(精选)设计策划书姓名:刘佳鑫学号:082501157专业班级:环艺0805班指导老师:张娜日期:2016年12月环境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1、课题名称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2、设计任务要求我们小组的设计主要是以绿色,仿生为主题,设计一个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项目,在这个团组中我负责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确定场地以及场地考察确定该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和景观的设计的风格、颜色搭配、设计理念查找资料,手绘图稿最后效果图3、设计项目的意义从项目本身来看是对未来城市发展做的一个预案从选择的地皮来
2、看,以汤逊湖和湿地园为底,可以很好的去研究怎样将建筑对环境的伤害率降到最低,以达到在既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满足人文,商业的需求,对当地的经济、人文、旅游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4、工作进度要求11月28日-11月30日展开课题,资料收集12月01日-12月05日选题12月06日-12月10日背景调查12月11日-12月15日确定设计题目,撰写开题报告12月16日-12月20日项目综合背景调查,撰写设计说明书提纲。12月21日-12月30日实地测量,方案初稿12月31日-01月15日修改并确定方案01月16日-01月31日方案深入,完成相关图纸
3、。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02月01日-02月17日方案整理,展板制作02月18日-02月29日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03月20日-03月23日版面微调,提交成果5、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根据实地考察,该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藏龙大道上,地形位于江夏区西部,为滨湖平原,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13万㎡。交通便利,有732、755可以到达离三环线也很近驱车15分钟到达光谷广场,30分钟到达武昌火车站,50分钟从中环线到天河机场,属于光谷20分钟生活圈。主要消费有:新住宅人群、纸坊城区居民、村落居民、外区人口、学生、政府人员、工业园职工等等。所以根据
4、以上实地考察验证让我更确定建一个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设计的项目势在必行。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和室外景观上紧紧贴合生态科技的运用手法,因地制宜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如:①深入分析周围环境和气候的特征,充分挖掘场地的积极因素,转化其消极因素。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空间置换的影响,采用微型园林、人工湿地、植被屋面等技术,对自然环境做出生态补偿。②在结构体系选择上,采用钢结构为建材结构,因为钢材具备耐久性好,自重轻,排放CO?少,易塑型与回收再利用。③自然通风设计,优先利用自然条件组织自然通风。夏季,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实现建筑的热压通风,即烟囱效应。室外新
5、鲜空气由建筑底部吸入,污浊热空气由设计的排风口排出。冬季,室外风速较大,利用门窗组织风压通风。④屋面绿化设计,屋面园林景观融建筑技术和绿化美化为一体,突出意境美。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微地形、水体和园林小品等造园因素,采用借景、点景、障景等造园技法,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屋面园林绿化景观。最后制作模型。用3Dmax,Skechup的表现形式将设计完整的立体化。6、设计课题相关案例实际案例:杨经文的新加坡展览塔楼设计中融入了许多新构思和环境处理手法,更进一步揭示了杨经文的生态设计原则。立面设计插入凹进的平台空间和向室内开敞的空中庭园。出挑的遮阳板和斜坡道
6、通向各楼层,以实现摩天大楼竖向空间的自然过度。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重建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沿坡道攀沿,跨越纵向空间,整个建筑底部街道到楼顶花园都披上绿装。通过植物调节气候,通过活动的遮阳板以及和主导风向平行的风墙把凉风引入空中庭院和室内空间,而使空调使用降至最小程度。太阳能光电系统使用减少了对城市电网的依赖获奖但未实施案例: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归谷”别墅住宅区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该项目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设计提取了当地最为常见的梯田景观、白杨树、窑洞建筑等乡土元素为整个设计场地的景观框架,营造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理念人居环境。设计以回归自热、回归邻
7、里、回归家园为设计理念,应用现代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温馨的美好家园。方案中通过塑造小型梯田景观的方式,来延续场地的记忆,使其景观具备多种功能。7、参考书籍:[1]杨晚生,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6[2]罗哲文,中华名园大观,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6[3]日本建筑学会,资源能源与建筑,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一版,2016[4]祝遵凌,景观植物配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版,2016[5]王仙民,上海世博立体绿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6[6]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第一版,1999[7]诸大建,
8、绿色的创新-诸大建学术日记,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xx[8]EduardBroto,高密度建筑-未来的建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