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

ID:12789285

大小:2.78 MB

页数:138页

时间:2018-07-19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_第4页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蒋庄井田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矿井概况1.1矿区概况1.1.1交通位置蒋庄井田位于滕南矿区的中部,地跨滕州市和微山县。井口北至滕州市25km,南距微山县16km,东连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国内主要港口,西临京杭大运河和南四湖,可连通淮河、长江等水系;陆路运输经矿区官柴铁路专用线可北接兖新,南达陇海,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境内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蒋庄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1.2地形地势井田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33.37~+48.37m,为一由东北向西南缓慢下降的滨湖冲积平原。由于地势低洼,近临群湖,加之南四湖几乎承受了整个鲁西

2、南各主要水系的来水,过去经常湖水倒灌,内涝成灾,湖滨地区大片被淹。据记载,一九五七年曾形成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湖水水位由+33.0m上涨到+37.01m。除西岗、欢城、柴里等地外,滨湖一带大片被淹。近年来,经过大兴水利,疏浚河道,沿河、湖两岸修筑了防洪堤坝,设置了排涝设施,洪水灾害逐年减少,本区基本免受洪水威胁。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夏多东风及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及西北风。春季为多风季节,平均风速2-3.5m/s,最大风速20m/s。历年平均气温13.6℃,最低月平均-4.4℃,最

3、高月平均28.7℃。极限最低温度-21.8℃(1957年1月18日),极限最高温度40.9℃(1955年7月)。图1.1蒋庄井田交通位置图历年平均降雨量758.7mm,最小降雨量为415.8mm(1983年),最大为1245.8mm(1964年),月最大降雨量为754.3mm(1957年7月),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日最大降雨量230mm(1974年8月1日)。年蒸发量平均为1988.2mm(1956-1975年)。冰冻期约3-4个月,最大积雪厚度0.19m(1964年),最大冻土深度0.22m(1967年12

4、月31日)。1.1.4矿区开发历史滕南矿区已有40年的开发历史,现在矿区内已经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国有煤矿有以下矿井:柴里煤矿:年生产能力240万t/a;田陈煤矿:1989年移交生产管理,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t/a;付村煤矿:1998年试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t/a;高庄煤矿:1998年移交生产管理,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a,现扩建为年生产能力180万t/a;此外,矿区内还有地方生产矿井和省劳改局所经办生产矿井:欢城矿井、郭庄矿井、岱庄矿井、七五生建矿井、菜园矿井、崔庄矿井等。1.2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特征1

5、.2.1井田境界滕县煤田系以奥陶系石灰岩为轴的背斜构造(滕县背斜)。滕南矿区居背斜南翼,为一断裂发育的宽缓褶皱区,本井田位于滕南矿区中部。1.2.2地层及地质构造1)地层本区地层属华北型沉积,以石炭二迭系为含煤地层,地层自老而新有奥陶、石炭、二迭、侏罗、第四系。按地层由老至新顺序分述如下:(1)奥陶系马家沟群(O2):厚400-500米,为灰、灰白、青灰色层状石灰岩,致密质纯,偶含白色燧石,夹虎皮状石灰岩,含珠角石动物化石。为煤系地层基盘。(2)石炭系(C):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自下而上分为本溪群(C2)和太原群

6、(C3)。本溪群(C2)厚38-42m,由杂色泥岩、粘土岩和石灰岩(2-4层)组成。底部为灰绿色铝土泥岩、青灰、灰绿、紫红等杂色泥岩组成,夹不稳定的十五层灰岩。中部为8.25-13.80m厚的十四层石灰岩,分布普遍,层位稳定,为主要标志层之一。上部为杂色泥岩,夹粘土质粉砂岩及不稳定的第十三层石灰岩。顶部以第十二层石灰岩与太原群分界。太原群(C3)厚149-191m,一般为170m,由海陆交互相的泥岩、砂岩、薄层石灰岩和少量粘土岩组成。含薄煤共16层,其中稳定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16、12下二层;含石灰岩共11层,

7、其中第三、第十层石灰岩岩层稳定,为良好的标志层。第十层石灰岩分上下两层,中间夹有1m左右的黑色泥岩或钙质泥岩,上层1m左右,下层5m左右,是16煤层的顶板;第三层石灰岩一般厚度为8m左右,致密坚硬,层位厚度稳定,上距3下煤层一般为40m左右,是主要标志层之一。(3)二迭系(P):自下而上有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整合于石炭系之上,山西组(P1)厚95-140m,一般为110m左右,本组与石炭太原群连续沉积,以第一层灰岩上部之海相泥岩为界,以下为太原群,以上为山西组。山西组下部为过渡相沉积,上部为纯陆相沉积,是本区重要含

8、煤地层。中下部以浅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共含煤三层,其中3上、3下为主要可采煤层。石盒子组最大残厚229m,以杂色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为主,属纯陆相沉积,顶部含煤1-4层(柴煤),厚0.2m左右,可以作为煤系地层的上部标志。(4)上侏罗统(J3):不整合于二迭系之上,最大残厚353m,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由灰、灰绿色细砂岩、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