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07673
大小: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8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培刚具有国际学术地位的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的开创者。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13年7月10日生,湖北红安人。1934年武汉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毕业时成绩全院第一;三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194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奖——大卫.威尔士论文奖,到目前为止也惟一获此奖的中国人和亚洲人。这个奖被业界尊称为小诺贝尔奖。与他同年获得威尔士奖的,还有后来被称为古典经济学扛旗人的萨缪尔森。当张培刚获奖的消息在国内传开时,他当年庚款留美的指导老师,我国著名经济
2、学大师陈岱孙先生不无感慨地说,当年自己的博士论文也曾入选威尔士奖,但是最终被他的同班同学获得,自己与该奖项擦肩而过。今天他终于看到一个中国留学生跻身于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而当年与陈岱孙先生竞争的同学,正是张培刚哈佛大学的老师张伯伦。1949年,这篇论文由哈佛大学出版,并成为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鸿业教授50年代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在老师给他的书单上意外的发现这本惟一一个中国人写的书。《农业与工业化》1949年作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9年在美国再版。1
3、951年春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出了一个系统理论,而且很多现在人们熟知的观点在这本书中都已经先提出来了,如农业四大贡献理论、基础设施先行理论、外贸出口弹性理论等等,后来这些理论一一被别人阐发,他们都因此而成名。现任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名誉会长。2004年7月CCTV10《大家》栏目播出了对他的访谈。下面是部分经济学家对他的评价:厉以宁:他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在国内经济学界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他是最早建立自己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一条
4、模式。 胡鞍刚:在五十年代实际上,南有张培刚先生,北有马寅初先生,他们俩都对中国的发展我称之为做出历史性的知识贡献。 高鸿业:我们中国经济学界把他称作为“发展经济学之父”,我也同意,我觉得恐怕评价起来至少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梁小民:这话不仅我们中国人说的,外国人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有一次一个外国专家到中国来,他曾经跟我们讲,他说你们都以为刘易斯、舒尔兹是发展经济学大师,实际上发展经济学大师在你们中国,那就是张培刚先生。 谭崇台:因为他的知名度很高很高,因为培刚同志这个人我很了解他,学术上是第一流的,外语是第一流的,最重
5、要是人品是第一流的。淡泊名利(1948年张培刚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他是委员会中位居第四的高级官员,但在解放前夕,张培刚舍弃了600美金的月薪从曼谷再次回到武大);严谨求实(《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对每一个理论都必追根溯源,一定要找出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然后是如何演进的;为写《农业与工业化》,他看的参考书超过当时任何写这类书的、这样范围的人,英文、法文、德文的文献他都读过,资料非常翔实,令张五常都为之折服。他带学生后凡署名文章都必是确实亲自参加了的,绝不挂名。);公道正派,不骑墙,不搞小圈子(不
6、推荐,让学生自己去闯,学生中比较知名的有董辅礽、徐滇庆、巴署松、张军扩、李佐军等)张老聪明绝顶,他93岁的脑子比我们33岁的脑子都好使,在90寿诞上他还可以叫出40年代他教的全班学生的名字。著作:(1)《清苑的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2)《广西粮食问题》,商务印书馆,1938年;(3)《浙江省粮食之运销》,商务印书馆,1940年;(4)《农业与工业化》,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英文版初版,1969年再版;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初版,1988年重版。(5)《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合著
7、),人民出版社,1980年。《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棗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新发展经济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国粮食经济》,1998年。主要论文:收入《张培刚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链接:http://eco.hust.edu.cn/shizhidw/look.asp?ID=35刘大中(1914—1975),《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收录传记的
8、唯一一位华裔学者。江苏武进人,生于北京。交通大学唐山工学毕业,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初在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从事经济研究。抗战时投身国民党政界,曾任驻美大使馆商务参事处副参事。1944年7月曾出席国际货币基金与世界银行之“布雷顿森林会议”。1946年,第一个做出中国的NationnalAccounts的试图。后回国任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1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