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72542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2012中考时事热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中考时事热点复习2012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建立PM2.5监测标准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背景材料1、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被专家认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2、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注:PM2.5,即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也称〕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3、
2、据新华社电当地时间3月31日晚,全球数以百万计民众将熄灯度过“地球一小时”,此举有利于唤起人们节约能源、减轻温室效应,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意识! 二、【与教材知识点结合】1.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在资源方面的国情)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我国在环境方面的国情):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3.开展相关的活动有利于宣传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体现
3、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5.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6.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活动,彰显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携手合作,共同应对。7.坚持对外开放、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三、命题角度1、为什么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答:(1)这是由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或者说由我国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国情决定的)(2)这是贯彻落实科学观的要求⑶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
4、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⑸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⑹有利于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2、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在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或者如何构建生态型社会?)答:国家(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加快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
5、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节能环保机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4)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加强法制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节约、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6)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企业(1)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
6、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2)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3)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⑸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个人(青少年)⑴积极宣传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⑵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⑶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倡导绿色消
7、费;⑷增强法律意识,勇于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3.你认为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答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推进节能减排奠定了坚强的基础。②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理环境;④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增强;⑤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4.温家宝总理强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意义:(或者: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答(1)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意识,减轻环境压力,
8、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观的要求⑶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⑸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⑹有利于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⑺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5、我们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采取哪些措施?(提建议、献计策)答:①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③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④坚持保护环境、节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