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谈排水管道现浇混凝土外套环柔性接口工艺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排水管道现浇混凝土外套环柔性接口工艺改进2007年7月总第145期陕西建筑17谈排水管道现浇混凝土外套环柔性接口工艺改进刘永红(西安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摘要:对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当平口管和企口管可用现浇混凝土套环形式的刚性接口时,每l5_25米管段长度应设置一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部位的现浇砼基础应用变形缝分离,其作用是:通过设置变形缝,消除由于地基变化(地基形式变化,不均匀沉降)管道承受荷载变化及管道与其它构筑物相接或相邻等原因引起的刚性接口处的较大的应力应变,保证管道接口的正常使用功能.在柔性接口施工工艺上进行改进,不但提高柔性接口质量,又可以一次成形,
2、加快进度,减少材料浪费.关键词:柔性接口;施工工艺改进对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当平口管和企口管可用现浇混凝土套环形式的刚性接口时,每15_25米管段长度应设置一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部位的现浇砼基础应用变形缝分离,其作用是:通过设置变形缝,消除由于地基变化(地基形式变化,不均匀沉降),管道承受荷载变化及管道与其它构筑物相接或相邻等原因引起的刚性接口处的较大的应力应变,保证管道接口的正常使用功能.1采用砼刚性接口的雨,污水及合流管道,在下列部位管段应设置柔性接口:(1)管道上覆土高度突变对管道上作用的荷载变化较大的部位;(2)管道天然地基与经地基处理(桩基处理,复合地
3、基处理,换土回填处理等)的交接部位.(3)地基土质变化,地基支承强度改变较大的部位;(4)管道与构筑物连接的管段,与相邻管段的接口处:(5)管道与管道,管道与构筑物交叉处,穿越的管段;(6)柔性接口的位置应设置在管道纵向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部位,当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范围较大时,应在管段上连续设置一个以上的柔性接口.施工中具体的设置位置及设置间距以设计图纸为准.该工艺的核心是:现浇砼套环施工时,在变形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通过变形缝,消除现浇砼套环刚性口处的应力集中及由此产生的应变,通过橡胶止水带延长渗水长度,保证柔性接口头现浇砼的抗渗要求.2按照国标4S516的具
4、体要求,其常规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r_一1接口管外譬砼南毛,清理管道安装定位竺竺竺兰}-—_f—-}-一-1支模L—一砼浇注L
5、J养生具体要求:(1)施工准备:包括钢筋制作加工,变形缝发泡板的制作,橡胶止水带的检查等,以及施工用设备机具的准备.(2)接口处管外壁凿毛,清理:包括:接口范围内管外壁的凿毛,刷净及润湿.凿毛深度不超过1厘米,防止凿毛过程中造成砼管壁18陕西建筑2007年7月总第145期的破损,裂缝.彻底清理接口范围内砼表面的泥土及其它杂物.并在浇注砼前对该部分管壁洒水湿润.(3)管道定位由于柔性接口处砼基础尺寸及砼强度等级与非柔性接口段不同.在施工过
6、程中,应按设计的柔性接口位置准确安装就位,沿管道纵方向误差±5厘米.(4)套环钢筋的安装:严格按照标准图尺寸要求制作和加工套环钢筋,环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形式,搭接长度35D.箍筋在安装时应注意开口方向一致性,以保证橡胶止水带的正常安装空间.预制砂浆垫块,保证环向钢筋的砼防护层,保护层厚度为3厘米.(5)变形缝发泡板的安装:变形缝采用聚乙烯发泡板材料,按标准图要求采用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发泡板.安装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在管道接口处,沿环向安装.安装时可采用整体裁制或分片拼装的方法,分两个步骤:①从管缝至橡胶止水带②出止水带至横截面外沿,若采用分块拼装时,发泡板拼缝应
7、严密,使变形缝两侧砼相对分离,确保设计变形缝发挥正常功能.(6)橡胶止水带的安装:在定位橡胶止水带时.一定要使其界面位置保持平整,不能让止水带发生翻滚,扭结现象.止水带接头应粘接良好,接头宜设置在管顶位置.施工时,橡胶止水带的位置应固定好.(7)支模:浇注现浇砼套环柔性接口的模板,采用定形钢模或钢木组合模具,要求尺寸精确,整体性好,变形小,模板应支设牢固.(8)现浇砼套环柔性接口的砼浇注应连续浇注,不留施工缝,浇注过程中加强检查.①发泡板的位置②止水带的位置及平整度⑧环向钢筋的砼保护层.如不符合要求,应立即进行调整.砼应振捣密实,防止蜂窝麻面现象的发生.(9)拆模
8、养生:由于套环砼是非受压构件,l2个小时后就可以拆模,拆模时,应注意保护砼,避免碰掉棱角.同时对拆卸的模板要及时刷油,防止锈蚀,还要进行校正,保证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备再次使用.养生时,要用草帘覆盖,保证草帘潮湿,落足砼强度增长的需要.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A标排水管道在设计上增加了现浇混凝土外套环柔性接口,由于在以前的工程实践中,没有接触过这一项新的施工工艺,可供参考的经验较少.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先抽一段作试验施工段,按照上述国标的要求进行施工,结果费时费工,并且将施工段进行闭水试验后效果不理想,在接口出现了漏水现象.项目部将此作为一项技术攻关难题,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
9、员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