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

ID:12422954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一、培养目标思想道德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团结敬业、立志将自己的理论研究献给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的专门人才。业务素质方面:1、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术研究功底,并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内,应了解最新学术前沿研究动态;在已有的具体研究方向上,应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和社会意义,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应达到相应要求。2、硕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应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具备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能力。学位论文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二、专业介绍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具有厚重的历史传统。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哲学系和金陵大学哲学系都曾长期开设“科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哲学与人生”等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相关教学与研究以自然辩证法为载体得到保持与发展。1

3、959年自然辩证法教研组正式成立,主要成员包括政治系夏基松、地质系王德滋(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阚顺章、物理系孙广荣、数学天文系朱耀鑫、化学系王雪梅等,为一些理科院系五年级学生(当时学制为五年)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课程。1960年恢复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建制后,均设有自然辩证法教研室。1978年开始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硕士生,导师为夏基松、林德宏,首届学生为郑毓信、徐纪敏、沈骊天、萧玲。天文系陆埮(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导师)、物理系陈锡光(后为理学院院长)、生物系袁传宓等都参加了教学和指

4、导工作。此后,在先后设立的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博士点中,均设有相关研究方向。1997年林德宏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招收博士生。2000年获得科技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林德宏、郑毓信、萧玲先后任学科带头人。2004年成立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本学科承担并完成了很多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逾200人。本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学科及其他院系保持长期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为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林德宏、郑毓信、沈骊天、萧玲以及国内著名学者夏基松

5、、张之沧、鲁品越等都曾在本学科任教。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人,专职科研人员2人。他们是蔡仲教授(科学哲学的后实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潘天群教授(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哲学践行)、戴建平副教授(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刘鹏副教授(法国科学哲学、当代S&TS),陶孝云博士(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周理乾博士(信息哲学,系统科学哲学,生命与认知科学哲学)。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2)科学技术与社会(3)科学思想史。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

6、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3.直博生:优秀本科毕业生。四、学制年限1、硕士研究生:三年2、博士研究生:三年3、直博生:学制五年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课程清单,专业课程设置的详细信息见本方案附件。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三选一)(1学分)硕士生公共外语(4学分)B类:哲学动态与评论(2学分)哲学研究方法论(2学分)C类:科学技术哲学专

7、题(核心)(3学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3学分)(哲学系国际化双语课程规划建设项目)科学技术哲学研究(3学分)(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3学分)D类:科学史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科学与文化(后现代科学)(3学分)科学与人文(3学分)职业规划(1学分)就业创业实践(1学分)跨一级学科选课(1门)(二)博士阶段课程:博士外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哲学专题研究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科学哲学的后实证研究六、培养方式A.硕士生培养总体上依托南京大学“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全面提升哲学系

8、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做人、知识、能力”与“打基础、能转型、上台阶”两个侧面作为自己人才培养体系的主线,构建自身的一体化、特色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哲学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区分三个出口类型:以学术型导向类人才为重点,以复合型导向类人才培养作突破口,兼顾平衡创业就业类人才培养,建构以下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转型期基础教育阶段:考虑到哲学系每年推免生招生比例的扩大以及哲学学术积累要求高的特点,哲学系将安排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