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4843
大小:3.74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08
《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简介一、概论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一)、小儿的生理特点一、概论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
2、趋康复。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二)、小儿的病理特点一、概论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案杌”等;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民间也称为“推惊”、“摩惊”、“掐惊”等;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外科学范畴。三)、小儿推
3、拿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能使经络通畅,气血通畅,以调整脏腑功能,最终达到治病保健。一)、小儿推拿的作用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二)、小儿推拿的特点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2、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3、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4、疗效显著,利于康复5、预防保健,适于家庭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1.适应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遗尿、惊风、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2.禁忌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三)、适用范围与禁忌证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1、环境:室温不可过
4、凉过热,空气要流通;施术者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时&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2、施术时间:饭前30min或饭后1至2小时以后,小儿情绪稳定时。3、体位:根据推拿的部位和使用手法,应采用不同的体位,使病人舒适,施术者省力。4、施术者修剪指甲、去除戒指等尖锐物品,一面划伤皮肤。5、介质:为减少阻力,减少病人及施术者组织擦伤或增强按摩作用,施术者手上可选蘸滑石粉、油膏、生姜汁、酒精等。6、手法熟练,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按摩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7~10次为一
5、个疗程。每疗程之间,应间隔3~5天。7、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四)、小儿推拿的准备及注意事项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一)、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罗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2、分推法用双姆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三、小儿推
6、拿的常用手法举例二)、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多用在“点状”穴位上。1、指揉法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2、掌揉法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如摩腹。
7、三)、摩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四)、拿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1.捏脊法用双手拇
8、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