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01650
大小:341.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7-15
《大晟资产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晟资产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概论1二、业主简介1三、编制依据2四、编制内容2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3一、西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3二、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5三、大渡口区发展概况5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一、是重庆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8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8三、是执行国家鼓励农民进城政策的需要9四、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10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1一、项目建设地址11二、自然条件11三、交通条件145
2、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公用工程现状及建设条件14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16一、建设标准16二、建设内容16三、建设规模16第六章工程方案18一、设计依据18二、规划设计原则18三、设计指导思想18四、总图设计19五、建筑设计20六、结构设计22第七章公用工程方案25一、电气设计25二、给水排水27三、燃气29四、弱电设计30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绿化33一、设计原则33二、设计依据33三、环境保护34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四、绿化34第九章建筑节能35一、总图布置35二、建筑节能35三、给排水节能37四、电
3、气节能38第十章建筑消防设计39一、设计依据39二、总图消防39三、消防给水39四、防排烟设计40五、消防电气41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42一、总图42二、建筑42三、电气安全42四、其他42第十二章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投标44一、项目进度计划44二、项目招投标44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6一、投资估算范围46二、投资估算依据46三、项目投资47四、资金筹措48第十四章社会效益评价51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52一、结论52二、建议52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概论(一)项目名
4、称: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项目(二)项目业主:重庆大晟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三)项目地址:大渡口八桥镇新华村(规划D10-3地块)(四)项目性质:新建(五)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包括:安置房、农贸市场、社区医院、托儿所、管理办公室、室外管网及绿化等。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为85630m2(其中住宅79130m2,公用及商业建筑6500m2),可安置农转非及城市拆迁1258户。(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1.5亿元。2、资金筹措:(1)区政府资金6000万元;(2)融资9000万元。二、业主简介重庆大晟资产经营
5、(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大渡口区月光村2栋60号,是大渡口区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总资产11.75亿元,净资产5.95亿元。公司内设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财务部、融资部、社会事务部、经营策划部、工程部等。三、编制依据(一)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二)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三)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四)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五)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四
6、、编制内容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及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占地面积亩752总建筑面积m2856303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79384容积率1:1.585建筑系数%35.886项目总投资万元1500053D10-3地块“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项目提出
7、的背景一、西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经之路。推进西部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西部加快国民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实现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主要聚集在城镇,这些行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员,这将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分配和产业转移。低成本、小而全的生活居住条件,也必然带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与转移,实现地
8、域转移。同时,产业与地域转移会造成这些劳动者实现身份的改变和转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富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