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9916
大小:461.2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08
《倪谦出使朝鲜与《庚午皇华集》考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第55-72頁2007年6月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倪謙出使朝鮮與《庚午皇華集》考述∗∗∗詹杭倫杜慧月摘要明朝與朝鮮李朝使臣交往中的詩文唱和作品,由朝鮮刊印成《皇華集》。明正統十四年(1449),倪謙與司馬恂作爲正、副使出使朝鮮,擔任遠接使和館伴是鄭麟趾。雙方唱和的詩文,編成《庚午皇華集》,是爲《皇華集》的第一部。本文考述了明、鮮當時的政局背景,倪謙一行的行程,《庚午皇華集》的結集刊印時間和主要的內容,幷分析了本次出使的意義。可供研究中韓文化交流史參考。關鍵詞:倪謙、中韓使節、唱和詩文、《庚午皇華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2、2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明朝與朝鮮李朝的關係是研究明朝涉外交往的一個重點,歷來受到學界的重視。在「朝鮮事大與明朝字小」的外交模式下,明朝與朝鮮李朝互遣使臣,兩國關係在曲折中前進。在這個過程中,使臣起著重要的作用。使臣在溝通明、鮮關係時所留下的文字資料,自然是研究明朝與李朝關係的重要史料。而朝鮮在保存這一重要史料方面,顯示了積極的態度。如《皇華集》由朝鮮李朝政府輯錄刊印而得以較爲廣泛地流傳,成爲明朝與朝鮮李朝詩文交流的一個重要見證。中、韓兩國學術界在研究明朝與朝鮮李朝的關係時,雖然常常提到《皇華集》,但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倪謙於正統十四年(1449)出使朝鮮作爲切入點,探討
3、《庚午皇華集》的成書及其內涵,試圖對倪謙出使朝鮮及《庚午皇華集》作出較爲客觀的評價。壹、倪謙的生平及著述倪謙,《明史》無傳。綜合明朝的各種文獻,可以列出倪謙的大致生平。倪謙(1415-1479),字克讓,別號靜存。其先祖乃浙江錢塘人。明洪武初,遷至當時的京師應天上元(今南京市)。他自幼聰明穎敏,早在應天府作庠生時,就受到當時的提學憲臣監察御史彭勖的嘉賞,將其作爲勉勵諸生的典範。其時,1「就試京師者,爭求識其面」。其文名也由此大著。正統己未(1439),進士及第,第一甲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己巳(1449),升任翰林侍講,出使朝鮮。景泰壬申(1452),遷左中允兼侍講侍經筵,以
4、易儲事,進侍講學士。丙子(1456),預修《寰宇通志》,遷左春坊大學士。天順改元(1457),改通政司左參議,仍兼侍講。遣祭遼、荊、楚三府,還,進學士。己卯(1459),主考順天鄉試,因權貴之子未中,被誣,下詔獄,謫戍開平。戊寅(1458),憲宗出閣(按:皇太子出閣接受講學,乃正規教育之始),充講讀官。成化初,複學士職,預修《英廟實錄》,擢南京禮部侍郎。御史陳選劾之,致仕。己丑(1469),階正議大夫資治尹,復侍郎職。丙申(1476),陟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謚文僖。其平生著述傳世者有《倪文僖公集》三十二卷、《遼海編》四卷、《朝鮮紀事》一卷。其中《倪文僖公集》三十二卷,著錄
5、于《四庫全書》,故較爲常見。《朝鮮紀事》有單行本,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等叢書。《遼海編》,北京,國家圖書館有倪岳成化五年(1465)刻本,韓國於1999年也發現了《遼海編》。此外,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有《倪文僖公全集》六十九卷,包括《上穀稿》四卷、《南宮稿》六卷、《歸田稿》十卷、《玉堂稿》四十九卷。1陳鎬,〈南京禮部尚書諡文僖倪公謙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第101冊《焦太史編輯國朝獻徵錄》(山東:齊魯書社,1997年),卷36,。倪謙出使朝鮮與《庚午皇華集》考述3倪謙在當朝文名頗高。明朝廖道南《殿閣詞林記》記載:「景泰中,學士倪2謙輩,應制賦詩
6、,中官嘗立候以進。」(卷十三)劉珝《資善大夫南京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諡文僖倪公謙墓誌銘》云:「四方有求者,揮筆立就,人莫能攖其3鋒。一時天下文名,先生爲重。」陳田《明詩紀事》對倪謙的詩歌也作出了較高的評價:「余觀其七古,勁健拔俗,不愧當家,固不失爲一時騷雅之選也。」清代紀昀等編的《四庫全書總目》對倪謙的創作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三楊台閣之體,至宏正之間而極弊,冗闒膚廓,幾於萬喙一音。謙當有明盛時,去前輩典型未遠,故其文步驟謹嚴,樸而不俚,簡而不陋,體近三楊而無其末流之失,雖不及李東陽之籠罩一時,然有質有4文,亦彬彬然自成一家。固未可以聲價之重輕爲文章之優劣也。」倪謙以少年才俊躋
7、身翰林,又以清華之選出使朝鮮,憑著他的詞彩專對而贏得了朝鮮國人的欽服,成功地完成了出使任務,爲明朝贏得了聲譽,也爲其後出使朝鮮的使臣樹立了榜樣。貳、倪謙出使朝鮮的政局背景明朝初年,與朝鮮就已經有頻繁的使節來往。但彼時明朝多以宦官爲使遣往朝鮮,雖偶爾有文臣出使,但多爲副使。早先出使朝鮮的宦官有些是朝鮮籍的人,有些是明朝人,性格多橫暴貪婪。使臣是兩國交往的紐帶和橋梁,由人品卑劣的人來擔任使臣,在很大程度上損害著兩國之間的關係。以至於永樂末年,朝鮮世5宗公開憤言:「中國不遣朝臣,專任宦侍,何哉?!」使臣身份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