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9430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浅议建筑厨卫臭气现象与排水设计中注意的几个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建筑厨卫臭气现象与排水设计中注意的几个问题摘 要:首先提出厨房、卫生间的臭气现象,通过对产生臭气现象原因的分析,指出了在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结合其它相关专业,综合解决厨房、卫生间环境问题的。 关键词:外溢存水弯水封内壁摩阻系数操作规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内部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卫生设施、卫生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住宅建筑中厨房、卫生间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核心部分。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一些商品楼的部分住户不断反应厨房、卫生间的臭气问题,这已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人
2、员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原因分析 1、排水存水弯水封被破坏 存水弯水封被破坏是造成厨房、卫生间臭气最主要的原因,造成存水弯水封被破坏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自虹吸这是由于存水弯水封出流处虹吸抽吸形成局部真空而引起的,这和卫生器具与存水弯的组合方式、排水管的管径、长度、坡度有关。 (2)、诱导虹吸这是由于其它卫生器具排水时引起管内压力波动,在存水弯的出口处产生局部真空,尤其在排水立管流量较大时在立管上部短时形成负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封破坏。 (3)、惯性晃动由于排水管中瞬时排水的冲
3、力或通气管倒灌强风,使水封面交替上下晃动。 (4)、正压喷溅在排水立管的底部产生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使存水弯的水封受压向上喷冒,当正压消失时,水柱下落,由于惯性力作用使部分水排出而损失水封高度。 (5)、蒸发卫生器具长期不用,存水弯中的水因蒸发而破坏。 (6)、渗漏主要原因为存水弯底部的清扫口密封不严和存水弯材料有裂缝。 2、设计方面的不合理问题 (1)、地漏排水方面3有的普通地漏不设存水弯直接接入排水管,有的水封地漏水封高度达不到要求,这是造成臭气的主要原因。 (2)、水流组织方面存水弯
4、与卫生器具出口之间的安装高度不够合理,容易造成对水封的破坏。 (3)、与卫生器具连接方面目前一些卫生器具自带水封设施成组合式,有的水封设施比较简单,安装的灵活性较大,象洗脸盆、洗菜盆的塑料去水器,容易托落,这就造成了臭气的外溢。 3、施工安装方面 由于施工安装的原因造成厨房、卫生间臭氧气外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施工安装人员本身技术素质不高造成的,有的是不按操作规程、偷工减料造成的,有的是不懂技术要求等等,诸多因素,但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遵守施工验收规范按设计图纸、标准施工,施工中出现的问
5、题都会得到解决。 二、设计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地漏的设置 地漏的设置不可忽视,水封地漏一定要满足水封高度的要求,水封高度不应小于30mm,普通地漏应注意增设存水弯。 2、存水弯与卫生器具出口安装高度的考虑 自虹吸对水封的破坏是卫生器具放水时产生虹吸作用的结果,水封破坏与存水弯上肢长度有关,上肢增长有利于水封的保护。存水弯下肢管的排水坡度和流速也影响着水封的保护,即下肢管坡度越大,管内流速也越大,则上肢管内补气越不及时,使得水封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是我们在设计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 3、排水
6、管材的考虑 (1)、排水支管宜采用光滑管提高排水支管的流速,对存水弯水封的保护是有利的,减少进出口存水弯管路的摩阻系数有利于保护水封。 (2)、排水立管的考虑排水立管采用粗糙管或内螺纹管,因为排水立管内壁越光滑,流速越快,管内产生的负压就越大,对水封的破坏也就越大。约束排水立管内产生的负压,正是为了保证水封不致破坏。 4、通气补气 (1)、通气排水管的通气要顺畅,为降低室内排水压力的变化,一般多采用专门通气管或特殊排水装置,现今,在通气方面国内外研制了室内直接补气装置,它可节省从室外引气所需
7、的大量通气管,但室内补气必需做到补气灵敏、自动,补气装置不泄漏、易安装、成本低。3 (2)、局部补气局部补气的基本原理是;一是一定压差造成气流补气;二是气流不允许由管内流向室内,即气流为单向流动,且在无需补气时自动关闭。并且有严密性。差动式补气阀利用微小的压差(如25mmH2O负压)进行启闭,分为重力式和转矩式,各种形式特点各不相同。 三、其它方面的因素 影响厨房、卫生间环境因素,即住户反应的臭气问题,除给排水方面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也是值得考虑的,如厨卫的通风排气,建筑设计的合理布置都是比
8、较重要的。 1、通风排气 厨房、卫生间有一个良好的通风排气是非常重要的。通风排气不好,有时上了厕所,废气不能及时排出,臭气向室内扩散,还会误认为是下水道溢出的臭气。 2、合理的建筑布置 厨房、卫生间在建筑布置上也显得重要,包括它的平面布置、朝向、通风采光等。有了一个好的合理的建筑布局,厨房、卫生间的环境就有了一个好的条件。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