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5629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位能负载条件下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位能负载条件下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摘要:本文分析了位能负载的物理特性,控计了提升机械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分析计算方法,对变频设备的合理选用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提升机 变频调速 制动一、概述: 物品提升机械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在各工矿企业中大量使用,如工厂的行吊、港口码头的塔吊、矿井提升机、高炉卷扬机、民用电梯、轧机升降台、以及油田抽油机等,都是典型的提升机械。这类设备大多采用绕线式电动机作为主驱动,用于提升或下放重物,具有典型的位能负载特性。 由于启动及调速成等方面的需要,通常都是在绕
2、线式电动机的转子回路串接电阻,从而降低电机启动电流,并实现电动机的分级调整。这种控制方式带来如下弊端:1、转子回路串接电阻,消耗电能,造成能源浪费。2、电阻分级切换,实现有级调速,设备运行不平稳,引起电气及机械冲击。3、再生发电时,机械能回馈电网,造成电网功率因数低。尤其在供电馈线较长的应用场合,会加大变压器、供电线路等方面的投资。4、接触器频繁投切,电弧烧伤触点,影响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设备维修成本较高。5、绕线电动机滑环存在的接触不良问题,容易引起设备事故。 随着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器的应用和普及,人们已
3、开始淘汰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这一落后的调速方式,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取而代之,实现了提升机械的平滑调速和节能运行,并将电网侧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同时省去了调速接触器、正反转接触器等软件,完全解决了传统提升机械的存在的固有缺陷,使设备性能行到极大提高。二、位能负载的调速特性 提升机械用于提升或下降位能负载,无论是过平衡或欠平衡配置,必然存在电动和再生发电两个工作区,其调速特性如图一和图二所示。
4、 图一 转子回路串电阻的调速特性 图二 交流变频调速特性 如图所示,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串接电阻调速时,通过电阻的分级切换和正反转接触器切换,实现有级调速和正反转控制。其中,工作点1和工作点2为电动状态,工作点3为能耗制动状态,工作点4为再生发电机状态。 变频调速特性为一组平行的曲线,同于变频器的频率可以连续可调,因而能够实现平滑无级调速。图二中1区为电动区,2区为再生发电区,电能回馈至变频器的直流侧,通过制动组件泄放。三、变频器的容量选择3 提升机械采用变频器进行控制时,可
5、以迁用鼠笼型电动机,对于原使用绕线式电动机的提升机械,可将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短接,当作笼型电机使用。常用的电动机为YZ系列鼠笼型电动机和YZR系列绕线型电动机,这两个系列的电动机,都是以工作制S3及负载持续率40%的定额作为基准定额。电动机的额定值选定后,应选择相应的变频器容量。 YZ和YZR系列电动机的过载力矩一般为2.2-2.8倍,为了充分发挥电动机的负载能力,提高起重设备的安全性能,采用变频器进行控制后,必须保证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具有2.2-2.8倍的过载能力。由于普通变频器的过载能力一般为150%
6、一分钟,瞬态过载力矩只能达到180%-200%,因此必须提高所适配的变频器容量,以便提高变频器-电动机系统的瞬时过载能力。 由上述可知,只要把变频器的容量提高20%左右,即可使变频器-电动机系统的瞬时过载能力提高到2.0-2.4倍,基本满足要求。因此,应选择变频器额定容量为电动机额定容量的120%以上,即把变频器的容量提高一个等级。如45KW的电动机,应配置55KW的变频器,且变频器应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过载率在150%一分钟以上。四、制动组件的合理选用 如图三所示,再生发电时机械能被转换成电能,回馈到
7、变频器直流侧的电容器上,其结果将使直流回路的电压升高,当电压升高到某一设定值(如750V),制动单元自动控制放电用开关管导通,电能向制动电阻上泄放。制动单元动作后,泄放的能量大于回馈能量,直流回路的电坟开始下降,当它下降到某一设一值(如630V),则制动单元自动控制放电用开关管关闭,停止放电。这一充电与放电过程由变频器和制动组件自动完成,维持直流回路电压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 由上述可知,选择制动组件的基本原则是:1、制动组件的最大瞬时放电能量大于等于最大瞬时回馈能量。2、制动组件的平均放电能量大于等于平
8、均回馈能量。 通常,制动组件的最大瞬时放电能力由其放电开关管的额定电流所决定,而平均放电能力则取决于制动电阻的额定功率大小。 以工矿企业常用的行吊为例,说明制动组件的选取方法。 图三 变频系统示意图 图四是一个典型的行吊作业速度图。行吊在某个地点以速度N1提升重物,平移到另一个地点,然后以速度N1下放重物,再回到原地继续作业,如此往复。设工作周期为T,在下放重物时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