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考勤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学号: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目录第一章导言-1-1.1问题的提出-1-1.2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3可行性分析-2-1.3.1经济可行性-2-1.3.2技术可行性-2-第二章考勤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2-2.1系统功能分析-2-2.2系统功能模块简述-3-2.3数据库与数据表的设计-3-2.4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制作-8-2.4.1开始欢迎界面表单-8-2.4.2系统登陆界面表单-9-2.4.3主界面表单-9-2.5代码设计-14-2.6测试与调试-16-2.7 连编系统
2、程序-16-第三章系统评析-17-3.1 系统的特点-17-3.2 系统的缺点-17-3.3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17-毕业设计报告考勤管理系统2004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摘要摘要为自动生成。:本系统是一个用vfp编写的考勤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员工考勤操作,员工加班操作,员工出差操作,部门信息,员工信息,考勤记录的管理,对考勤记录、加班记录的按条件查询,对每月考勤记录、加班记录、出差记录的统计查询。员工信息、部门信息的报表打印以及每月考勤记录、加班记录、出差记录的统计报表打印,大大减少了公司的人力和物力。通过这样的系统,我们可以做到
3、信息的规范管理和快速查询,实现了考勤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这样不仅减少了管理工作量,还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关键词:管理系统;公司;考勤管理第一章导言1.1问题的提出考勤管理对每个公司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考勤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公司企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统计员工的迟到、早退、旷工、病事假、加班以及出差情况.当代社会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企业对员工的考勤管理不在象过去一样靠手工去做,在一些稍具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内考勤也开始信息化。考勤规则的灵活定义,提供和多种考勤机的接口,并可以手工录入考勤记录,
4、考勤结果和薪资系统相连,员工请假和休假申请通过自助服务进行在线处理。自动生成考勤日报表和月报。考勤考核对考核项目、考核方案、考核等级、考核员工分组、考核记录、考核结果等进行管理。通过员工考勤考核管理,反映员工在一定阶段的工作成绩。通过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达到正负激励作用,从而更好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本管理系统是为适应于公司企业的考勤而开发的软件.该软件协助公司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模型,提供全面数据的编辑、查询、系统管理等等功能,达到对考勤科学管理的目的。1.2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目前,无论公司还是企业
5、对于考勤都实行了信息化管理,考勤管理中主要涉及的管理任务有6个方面:迟到、早退、旷工、事病假、加班以及出差统计查询。本案例将介绍一个考勤管理系统的实例应用,通过本例读者将初步了解到如何用VisualFoxPro设计一个完整的管-17-毕业设计报告理信息系统。本考勤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公司企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统计员工的迟到、早退、旷工、事病假、加班以及出差情况,这些信息将直接作为公司对员工的奖惩、提升以及培训依据。1.3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就是对项目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避免盲目投资。主要是必要性分析和效益分析,以决定是否建立MIS,
6、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投资/效益分析、组织管理可行性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否定项目的可能性。1.3.1经济可行性考勤管理系统开发需要投资费用和未来的运行维护费用,其中投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材料费用及其他费用,如由于工作方式改变需要增加的其他开支,通常为了保证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手工和计算机处理在长时间并存。系统的收益主要通过新系统销售来实现,但有些指标也是难以计算的,比如:●考勤管理中节省的人力,减轻的劳动强度。●降低的成本及其他费用。●改进薄弱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其他各种有利
7、方面。1.3.2技术可行性考勤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要求都是能够达到的,最低配置要求如表-1所示:表-1第二章考勤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2.1系统功能分析-17-毕业设计报告(1)考勤统计查询。对员工每天迟到、早退、旷工、事病假的次数进行统计,并提供查询功能,总结每个员工每个月的迟到、早退、旷工、事病假次数。并提供每个员工考勤信息的报表打印以及所有员工某项(比如旷工)情况的报表打印。(2)加班管理。公司企业对员工加班情况按时间进行计酬,加班管理同样提供每个员工加班情况的报表打印以及所有员工加班情况的报表打印。(3)出差管理。员工在出差期间通常除了
8、基本工资外,还会根据出差的时间获得出差补贴,出差管理同样提供每个员工出差情况的报表打印以及所有员工出差情况的报表打印。通过完成这个考勤管理系统,实现公司企业考勤管理的稳定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