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ID:11705735

大小:898.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_第1页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_第2页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_第3页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_第4页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楼章华,李梅,金爱民,朱蓉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8内容提要:我国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较大,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动力场的分布特征在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已知海相油田与南方海相地层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密切关系。沉积埋藏阶段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主要时期;抬升剥蚀时期水文地质的最大特点是地层压实排水作用停止,沉积埋藏水被大气水驱替、淡化。不整合面附近的封存大气水可能是

2、油气藏被破坏和保存条件差的标志,也可能是有机质尚未进入二次生烃的重要指标。通常水文地质开启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交替停滞带是不受地表水影响的水文地质带,有利于油气保存;自由交替带受地表水强烈影响,不利于油气保存。并且初步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油气保存条件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判别指标体系。关键词: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沉积盆地的气候、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决定了地下水的成因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楼章华等,2001)。在沉积物的沉积埋藏过程中,地下水处于埋藏的内循环系统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由于水-岩反应等,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通常矿化

3、地球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沉积盆地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对加深含油气沉积盆地地质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1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基本特征理想的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模式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度、Cl-、Na+和盐化系数[Cl-/(CO2-+HCO-)]增33加;HCO-、SO2-、变质系数(rNa+/rCl-)、脱硫系1.134数[rSO2-×100/(rSO2-+rCl)]降低(楼章华等,44归纳为两种,即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图1)。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单元大致可以划分为:①泥岩压实离心流(Chiarelli,1978;Gar

4、ven,1989;Yahietal.,2001;杨绪充,1989),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Toth,1987;杨绪充,1989)、③(层间)越流、越流2蒸发泄水(Toth,1987)和④滞流(杨绪充,1989)4种类型(楼章华等,2001)。1.2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旋回性沉积盆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具有旋回性(程汝楠,1991),一个水文地质旋回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沉积水文地质阶段和渗入水文地质阶段。前者包括从区域沉降和水侵开始,并发生沉积作用和埋藏沉积水的整个时期;后者是当区域隆起、水退、含水岩石遭受剥蚀并发生大气水的渗入形成渗入水的整个时期1998)。构造运动

5、则在两个方面对地下水性质进行改造,一方面由于抬升剥蚀作用和沉积间断,古淋滤大气水沿风化剥蚀面大量渗入淡化,从而改变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另一方面由于断层作用形成破碎带,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同生断层为地表水向下渗入提供通道,使之向更深部位交换而发生地下水的淡化作用(刘方槐等,1991)。在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地下水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动力和载体,沉积体系中的烃源岩和油气总是与地下水相伴生(汪蕴璞等,1995)。地下水动力场的分布特征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明诚,2001;楼章华等,1998),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ⅠⅡ油气的聚集、分布有着重

6、要的指示作用(刘崇禧,1989;马永生等,2006),从而为油气田水文地质注:本文为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2006201)、国家“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7)资助成果。收稿日期:2007204230;改回日期:2007207224;责任编辑:周健。作者简介:楼章华,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流体化学、流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讯地址:310028,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海洋系;电话:0571-88273652,13605803446;Email:iwr@zju.edu.cn。388地质学报2

7、008年图2沉积盆地水文地质旋回模式(据楼章华等,2001修改)Fig.2Sketchmapshowingpalaeohydrogeologicalcyclesinsedimentarybasins(modifiedfromLouZhanghuaetal.,2001)(a)—沉积埋藏压实离心流阶段;(b)—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1—地下水流动方向;2—蒸发浓缩作用(a)—Stageofcentrifugalflowdrivenbysedimentcompaction;(b)—stageofcentripetalflowcausedbytopographic

8、reli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