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

ID:1157264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_第1页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_第2页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_第3页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_第4页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靠性工程技术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上,可靠性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纳粹德国用V-2火箭袭击伦敦,有80枚火箭在起飞台上爆炸,还有一些掉进英吉利海峡。由此德国提出并运用了串联模型得出火箭系统可靠度,成为第一个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的飞行器。当时美国诲军统计,运往远东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有60℅不能工作。电子设备在规定使用期内仅有30℅的时间能有效工作。在此期间,因可靠性问题损失飞机2.1万架,是被击落飞机的1.5倍。由此,引起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认识,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故障分析,采取对策,诞生了可靠性这门学科。40年代萌芽时期:现场调查、统计、分析,重点解决电子管可靠性问题。50年代

2、兴起和形成时期:1952年美国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AGREE〕并于1957年发表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成为可靠性发展的奠基性文件,对国际影响都很大,是可靠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60年代可靠性工程全面发展时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可靠性设计、试验和管理标准,如MIL-HDBK-217、MIL-STD-781、MIL-STD-785。并开展了FMEA与FTA分析工作。在这十年中美、法、日、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工作。70年代可靠性发展成熟时期:建立了可靠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方法及程序,成立全国性可靠性

3、数据交换网,进行信息交流,采用严格降额设计、热设计等可靠性设计,强调环境应力筛选,开始了三E革命〔ESSEMCESD〕,开展可靠性增长试验及综合环境应力的可靠性试验。80年代可靠性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时期:提高可靠性工作地位,增加了维修性工作内容、CAD技术在可靠性领域中应用,开始了三C革命〔CADCAECAM〕,开展软件可靠性、机械可靠性及光电器件和微电子器件可靠性等的研究。最有代表性是美国空军于1985年推行了“可靠性与维修性2000年行动计划”〔R&M2000〕,目标是到2000年实现可靠性增倍维修性减半。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2000年行动计划

4、”见到成效。90年代可靠性步入理念更新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可靠性理念,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可靠性工作方法,一些经典理论也在被修改,甚至失效率的“浴盆曲线”也被质凝,最为典型的是英国空军发表的一篇题为《无维修使用期》的文章,在欧州乃至世界可靠性界引起轰动。尽管本文是论述英国空军寻求提高飞机可靠性的新思路,但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为我们开展可靠性工作提供一个新思路。可靠性模型建立可靠性模型〔reliabilitymodel〕是指从可靠性观点出发,依照系统各单元间存在的功能逻辑关系用框图表达出来〔可靠性结构模型〕。用数学方法对这种关系加以描述,这就是

5、可靠性数学模型。可靠性模型是可靠性结构模型(可靠性框图)和对应的可靠性数学模型的总称。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分为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主要可靠性模型有:可靠性并联模型、可靠性串联模型、(m,n)并联模型、混合模型覆盖模型、简单旁联模型、复杂结构模型。产品可靠性指标预计产品可靠性指标预计是可靠性工程重要工作项目之一,是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等工作的基础。因此,国内外都投入大量人力、资金进行这项工作。可靠性指标预计方法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已不仅仅被军品企业所采用。由于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子元器件水平与种类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可靠性预

6、计方法也不断遇到挑战。美国MIL-KDBK-217已经过7次更新到目前的F版本,我国的GJB299经过3次更新到目前的GJB/Z299B,但这两种预计手册所推荐的方法存在如下的缺陷:1.不能用于产品的研发早期阶段,尤其是方案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在产品招标、投标确定可靠性指标时不能应用;2.由于电子元器件发展迅猛,新种类的元器件不断涌现。因而,用这两个手册进行预计有时无法进行;3.由于元器件的技术设计及制造工艺日新月异的更新,其可靠性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用这两个手册进行预计结果偏保守;4.用这两种手册进行预计时,所用参数众多,且取值很难掌握,难以操作,预计

7、费时多,离差较大。因此,工程技术人员有抵触情绪。为此,国内外各厂家都在积极研究符合自己企业需要的预计方法,象Bellcore的RPP和Lucent的RIN这些预计方法王锡吉同志于80年代在通过大量各类电子产品调查和研究,创引出《简单枚举不完全归纳可靠性快速预计方法》在国内外一些企业已推广应用,简称CW法(ChinaWang)在CW法基础上又垣推出NCW法,经过大量工程实践效果很好,达到快速、准确、易操作的目的。NCW预计方法分为两种,适用系统(或整机)为NCWA,适用于单板模块单元为NCWB。可靠性指标分配可靠性指标分配是为了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

8、的准则分配给系统各组成单元而进行的工作。其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要求转换为每一个分系统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