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55955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安全月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XX年安全月知识竞赛问题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XXXX年6月份是国家第10个安全生产月。 2、XX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安全生产、重在落实。 3、公司安全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三违”是指: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5、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指: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6、安全生产三项建设是指: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安监队伍建设。 7、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8、公司安全违纪违规举报电话及邮箱是:。 9、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2、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A)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B、卫生部;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B)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B、卫生部;C、人力资
3、源和社会保障部 3、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B)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A、60;B、70;C、80 4、《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 5、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A)的各种危害。 A、职业病;B、伤亡事故;C、不利健康 6、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
4、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C)标示牌。 A、“在此工作”;B、“止步,高压危险”;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7、被酸碱灼伤后,应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C)。 A、用毛巾擦拭;B、送医院;C、用大量清水冲洗 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C)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未婚女工;B、女职工;C、未成年工 9、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C)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C、打开门窗通风 10、下列物质发生火灾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B)。 A、木材;B、电气设备;C、毛、麻类 11、机械在运转状态下,操
5、作人员(C)。 A、对机械进行加油清扫;B、可与旁人聊天;C、严禁拆除安全装置 1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C)个等级。 A、二;B、三;C、四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C),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A.维护 B.保养 C.维护、保养 14、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A)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责任追究 B.重点打击 C.追究责任 15、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
6、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B)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A.生产情况 B.任何情况 C.使用情况 16、带煤气作业时,禁止一切火源的范围是(A)。 A.40m B.50m C.60m 17、变配电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房屋建筑应达到“四防一通”即(D)的要求。 A.防火、防雨、防雪、防汛及通风良好B.防火、防雨、防震、防汛及通风良好 C.防火、防震、防雪、防汛及通风良好D.防火、防雨雪、防汛、防小动物及通风良好 18、手用工具不应放在工作台边缘是因为(C)。 A.取用不方便 B.会造成工作台超负荷 C.工具易坠落伤人 1
7、9、(C)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 A.数毫安 B.数百毫安 C.数十毫安 20、在电焊场所不得有(B)、二氧化碳的泄漏,以免影响焊工安全。 A.压缩空气 B.水 C.机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企业重点提高哪四类人员的安全素质? 答:一是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素质;二是提高企业领导的安全素质;三是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四是提高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素质。 2、需要牢固确立哪五种安全观念? 答:一是预防观;二是基础观;三是基层观;四是责任观;五是落实观。 3、如何培养安全意识的方法? 答:一是安全教育与培训;二是制度约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