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

ID:11521068

大小:3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_第1页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_第2页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_第3页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_第4页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王之道与成圣之道  郭店楚墓竹简于1993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墓竹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的竹简共有39枚,乙本的竹简只有18枚,丙本的竹简只有14枚,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现存1750字(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郭店《老子》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为1750字,其中甲本篇幅最长,有1000余字,乙本只有400余字,丙本只有300余字。甲本竹简保存最完整,只有一处缺字。乙本、丙本多处缺字。  郭店

2、《老子》甲本是抄写年代最早、思想语言最优的《老子》版本,与其他《老子》版本相比,具有六大优点:一是,郭店《老子》甲本出土于荆门郭店战国楚墓,抄写年代在战国中期之前,且早于郭店《老子》乙本、丙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离《老子》原本时间较近,接近《老子》原本。二是,郭店《老子》甲本章次之间逻辑关系严密,也没有前后矛盾的现象,构成了完整的哲学体系。三是,郭店《老子》甲本重在论道(只有一处论德),这与老子是道家思想相符,老子是道家思想,不是道德家思想。四是,郭店《老子》甲本不讲鬼神,不讲权术,不讲愚民。五是,郭店《老子》甲本不直接批判儒家

3、,体现了道家的包容精神。六是,郭店《老子》甲本语言优美且含义明晰,没有语言模糊和含义玄虚的表述,不重复,不罗嗦,简约而丰富。  郭店《老子》甲本不仅是抄写年代最早的《老子》版本,而且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大超过其他《老子》版本,郭店《老子》甲本应为《老子》祖本的传抄本,即《老子》真经的内容。郭店《老子》甲本论道不论德,可以称为《道经》(《荀子?解蔽》记载,确实有《道经》一书)。郭店《老子》甲本虽只有一千余言,却已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主要包括人生论和政治论两个方面。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哲学家。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是一个大转型、大变

4、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老子跟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思考着个人安身立命的可能和社会发展的命运。  一、从人到王的人生论:人法道;成为王  老子的人生论,旨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为现实的人生构建出一个可能的人生,即构建出一个终极价值和终极理想。  (一)人从哪里来?道是本源  在天地之前,一定有一个终极的先在的东西,它蕴含物的一切差异和特征。  有将?成,先天地生。  它整全而隐微,不依赖他物,独自存在永不改变。不仅是天地的本源,还可以作为天下万物(包括人)的本源。  悦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通过经验认识无法企

5、及它(道早于天地,早于人类),因此无法命名,可以给它取个字(别名)叫做道。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未知其名”和后文的“道恒无名”的表述是一致的。  经验认识无法企及道,所以老子只能勉强命名。为了对道自身的理解,老子对道勉强概括为四个属性:大、逝、远、反,即伟大(完满)、流逝(运动)、深远(永恒)、对反(相反相成)。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实际应为“吾强为之名曰大、曰逝、曰远、曰反”。这种表达的转换是修辞的需要,用顶真修辞能达到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  (二)人到哪里

6、去?道是归宿  在宇宙中,具有完满性的有四个,那就是道、天、地、王。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其顺序没有把作为本源的道放在最前面,是表达习惯的需要。天地具有重要位置,是人们的共同认知,所以先说天地,同时老子认为,除了天地,还有道和王也一样具有重要的位置,所以表述为“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已经把王列入四大之一。老子再次特意强调,在宇宙中,王是其中之一,王可以与道、天、地处于同样的位置,这是为了说明人有成为王而与道、天、地同大的可能性。  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四大同

7、在宇宙之中,说明道不在宇宙时空之外。道和物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关联的,所以天、地、王与道同构成宇宙中的四大。  值得注意的是,王不是具有阶级性的侯王,郭店《老子》甲本中另有侯王的概念。王是人的理想人格状态,王能够贯天、地、人而通道。《春秋繁露?王道》中提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  (三)人实现完满的途径:人法道,成为王  在四大中,道、天、地都是客观的,没有主观意志,它们自始至终是自足完满的;而王是人的理想人格状态,在成为王之前的人,具有主观

8、性、自主性和欲望欲求,人本身是不自足不完满的。人只有自身成为王而实现完满的时候,才能与道、天、地具有同样重要的位置,同构成宇宙中的四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