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

ID:11348444

大小:17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1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_第1页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_第2页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_第3页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_第4页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计说明(钢管微型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1一、工程概况1二、设计依据1三、设计标准1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1五、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3六、基坑支护设计参数3七、基坑支护设计方案3八、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案5第二部分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6一、施工顺序6二、基坑开挖6三、钢管微型桩6四、花钢管土钉、钢筋锚杆7五、钢筋混凝土冠梁、腰梁7六、预应力锚索7七、土钉护面7八、其他注意事项8第三部分监测方案9一、概述9-14-二、监测项目和频率9三、变形监测10四、地下水监测10五、应力应变监测10六、其它要求11第四部分土方开挖要求12第五部分应急措施13一、相邻建构筑

2、物沉降较大或不均匀沉降13二、坑底涌砂、坑壁涌水、涌砂应急措施13三、基坑止水帷幕渗水的应急措施13四、支护结构漏水的应急措施14五、截、排水的应急措施14六.道路管线、管网应急措施14-14-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文山市炬隆万商汇项目建筑场地位于文山市开化镇中部。为拆旧建新场地,拟建三栋31F超高层建筑物,裙楼为2F-4F建筑物,框架(剪)结构,设置两层地下室。该场地南面为沙坝北路,路南侧为四、五层建筑物。东面为沙坝中路,北面为滨河路(已封堵),滨河路北侧为盘龙河,西面紧临四、五层建筑物(拟拆迁)。该基坑深约11m左右,基坑周边

3、建筑物多,距基坑距离较近,情况复杂。二、设计依据1、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0497-200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4、50202-2002);(9)《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10-98);(10)《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基坑专项勘察报告——《文山市炬隆万商汇基坑支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业主提供的基坑周边的建筑环境及市政管网布置图。4、业主对基坑投资控制的相关要求。三、设计标准1.基坑安全等级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基坑深约9.7~11m,结合周边建筑环境有建筑、地下管线、道路等不利影响

5、,本基坑安全等级定为一级。2.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本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3.基坑支护适用年限本基坑支护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12个月。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文山市开化镇中部,双桥花园斜对面,双赢大酒店旁侧,原南桥客运站~沙坝桥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4°14′43.3″,北纬23°21′59.8″。场地北面接沿河路,南面接沙坝北路,西面接沙坝中路,东面接南桥路,场地内有沙北一巷等纵横向水泥道路。场地交通较为方便,车辆可直接进入场地,水电可就近

6、解决,施工较为方便。2.地形地貌受盘龙河及其支流冲击切割,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走廊式地形。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文山断陷堆积盆地内,属盘龙河Ⅰ级阶地。场地四面接道路,北面沿河路边缘为盘龙河,河堤部分已治理,河岸稳定,其余三面外围无较大陡坎及陡坡,大部分为已建建筑物,地形平缓。场地内原为二~七层老建筑物,全部拆除重建,整个-14-场地内地形较为平缓,钻孔位置地坪面高1254.42~1255.67,相对高1.25m,总体属回填平坦场地。3.场区地层岩性拟建工程场地分布的新生界内(Q)及(Nh)地层,即为拟建工程场地的地基岩、土。依据成因类型、结构

7、特征、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拟建工程场地的地基岩、土可划分为3个单元层7个亚层,由上至下、自新到老分述如下:(a)、第四系人工堆积(QmL)层(1)填土①:棕黄、灰黑、棕褐、褐黄色、色杂,稍湿~湿,不均匀。以粘土为主,含5~15%的砾石、灰岩块石、混凝土块及碎砖块等,杂植物根系、腐蚀质及垃圾。该地段填土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在八年以上,回填时未采用机械分层碾压,当时均为松散堆积层;现虽然回填时间较长,但依然呈松散状,固结程度较差。层厚1.1~1.7m,平均层厚1.32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原始击数)N=2~4击/30cm,平均锤击数

8、2.4击/30cm。该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b)、第四系冲洪积(QaL+pL)层:(1)粉质粘土②1:棕黄、黄白、褐红、褐黄、褐灰、灰青、兰灰等色,色较杂,湿~很湿,软~硬塑状态,均匀,含少量角砾及植物残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