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45539
大小:11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1
《莫言小说中的感性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莫言小说中的感性学问题——莫言文学观价值述评之一文 /潘朝选摘要:美丑融合是莫言小说中一个很值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审丑史的角度对这一命题的价值的可能性着手研究,认为这在美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把莫言小说的美学走向分为三阶段:对美好的描写,美丑融合,再到毫无节制的丑的爆炸。基于莫言小说的争议及其弊端,试分析了莫言对丑的写作时为什么会出现一种狂喜的状态;借鉴了莱辛艺术上的“包孕性顷刻”理论,提出对于艺术创作上尺度的把握问题:艺术临界点。关键词:莫言;感性学;美丑融合;完整;辩证;艺术临界点莫言是一种极致。他的天马行空
2、,汪洋恣肆,他的欢乐,他的残酷,他的江河横溢,沙泥俱下,在当代中国作家中,让人叹为观止。以至于让张清华先生感叹道:“我感到徒劳的危险”,“任何题目都失去了譬喻的意义”。[1]也许李敬泽说得对:“莫言过于迂阔,人们无法确定他的要害。”[2]可以说,莫言的小说从主题到美学,从文学到政治,从历史到道德,都富有极大的争议性。1985年底,张洁在联邦德国答记者问时说,如果说1985年的中国文坛发生了什么大事的话,那就是出现了莫言。莫言是中国文学的传奇,是历史冥冥之中馈赠与中国文学的奇迹。他是“怪才”,是天才,是奇才,是鬼才。评论家
3、毫不吝啬,把一切可能的不可思议的溢美之辞送给了莫言,这个从东北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小说家。树大招风,广受赞誉的同时各种质疑之声,批判之文也汹涌而来。解读莫言成了一种危机。他太出名,太富争议,研究的人太多,成果太众,光研究资料汇编就有几部,他的家乡甚至为他成立专门的研究网站:高密莫言研究。研究者又多是名人大腕。我感受到严峻的恐惧。我害怕自己亦步亦趋24。学术是需要勇气的。我总认为,我们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去引多少经,据多少典去证明一加一等于二的正确性,而是更可能的去探索一加一不等于二或者不仅仅等于二的更多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
4、性也许是不存在的,这种探索可能是徒劳的,但它的意义却在为我们发现了一条行不通的路,排除一种后人不必重蹈覆辙的陷阱。当然,没有人愿意去这么做,因为这是牺牲。我在冒险。然而莫言比我更冒险。莫言说:“我不愿意四平八稳的讲一个故事”。[3]也许相对于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一层不变来说,冒险与牺牲都要有意义得多,走错路至少总比原地踏步能看到更多的风景,牺牲始终也是文化积累的一个方面。他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探索,甚至不断地否定。他对叙述视角的探索,对结构的努力,对语言的追求,都称得上开创与悲壮,与此而来的也是让人目不暇接,叹为
5、观止的另类风景。莫言太宽泛,太令人振奋,太丰富,太大气,哪里才是解读他的钥匙?没有人能全面地谈莫言,也没有人能说自己真正读懂了莫言。笔者不揣浅陋,拟从美学的角度,去试图探索解读莫言小说中的一种可能性。一、一个崭新的美学问题莫言的小说,充斥着来自原始与大地的生命狂欢以及对于苦难的奇异感觉。他作品的美学问题,争议颇多。“审丑”作为其焦点被学者们不断诠释。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有三解:①不好看;②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③作为方言,就是坏。[4]作为权威的工具性著作,这一解无疑具有经典性意义与普遍性认同。丑,顾名思义,是一个否
6、定性价值的词语。丑作为审美价值的演化,大至经历了鄙弃排斥,以丑衬美,以丑化美到以丑为美的过程。在古希腊时期,丑是艺术的禁忌,据莱辛《拉奥孔》记载,忒拜城的法律明文规定,艺术家不得表现丑,否则将会受到教会的制裁;柏拉图《理想国》趋赶诗人的罪状之一即诗人表现了丑。贺拉斯告诫人们,严防把丑的事物搬上舞台。丑被艺术家发现其审美价值并确定其理论地位,丑进入审美领域,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等艺术大师都对其进行不懈探索。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5]这就是文论史
7、上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但这同时也是典型的以丑衬美,对照其实是用“丑”来对照“美”而已。在雨果的作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衬托关系。以《巴黎圣母院》为例,浅层的对照如加西莫多与爱丝美达24腊的外表对照;内在对照如加西莫多丑陋外表与其善良心地的对照;反差对照如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丑恶心地与加西莫多外丑内善的对照(善在美学史上很多时候可以等同于“美”)。雨果虽然正视了丑的存在并发现其价值,但其对丑的价值评判却是一目了然的。稍后的象征主义大师波德莱尔,在审丑美学上竖起大旗,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他把尸体、粪便、同性恋、变态
8、狂等等带入诗中,写出了“绽放在地狱的边缘”的不朽名著《恶之花》。但他赋予“丑”以深意,是一种以丑化美,换言之是一种发掘“丑”中之“美”。到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消解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畏惧,雪莱写出了《无神论的必然性》,尤其是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异口同声的“上帝死了”的呼声几乎成了西方文化史上开天辟地的惊雷。“‘上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