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58403
大小:435.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7-11
《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投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建议书5第一章总论11.1建设单位概况11.2建设项目概况11.3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1.4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7第二章市场分析及生产能力92.1项目市场分析92.2项目生产能力12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33.1项目选址133.2建设条件14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184.1产品方案184.2生产工艺方案184.3土建工程194.4公用辅助设施20第五章环境保护235.1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235.2施工期污染2353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建议书5.3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245.4营运期污染265.6营运
2、期污染防治措施27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326.1职业安全卫生分析326.2项目营运期环境风险与防范措施33第七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357.1组织机构357.2人力资源配置35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37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89.1投资估算389.1.2编制依据389.2资金运用计划40第十章财务评价4110.1财务评价计算依据4110.2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4110.3项目总成本费用4210.4项目静态盈利能力分析43第十一章社会效益评价4453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建议书第十二章研究结论4553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
3、料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濮阳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濮阳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经河南濮阳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成立,并在濮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注册资本10万元,主要从事园区项目建设、投融资、担保等工作。公司法人代表:王瑞,中共党员,2009年6月至今任濮阳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具有多年从事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2009年8月,濮阳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建工业园区供水项目一期工程(园区输水管网建设),投资2600万元,固定资产增至2356万元。
4、2010年3月经濮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增加货币资金1010万元后,注册资本达到3366万元。今年下半年,投资3500万元的园区供水项目二期工程(区内供水管网建设)、总投资18174万元的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已开工建设,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濮阳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前景看好。53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建议书1.2建设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纳米材料碳酸钙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项目;(3)建设地点:濮阳工业园区。1.2.2建设规模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纳米材料碳酸钙的能力
5、1.2.3产品方案产品方案:10万吨纳米材料碳酸钙。1.2.4建设内容项目占地150亩(100000㎡),新建年产10万吨纳米材料碳酸钙的生产线装置,达产后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配套建设动力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及办公生活辅助设施,总建筑面积82000㎡,容积率为0.82。1.2.5生产工艺本实验采用Ca(OH)2-H2O-CO2反应系统,即传统的碳化法。它是采用石灰石煅烧、石灰消化、氢氧化钙碳化、分离、干燥、分级包装制取纳米碳酸钙。具体操作如下取53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建议书一定量的CaO,恒温沸腾溶解形成过饱和溶液,静
6、置十二小时后,经物理方法过滤(过200目筛)祛除掉剩余的固体残留。取一定质量的十六酸(分别按样品碳酸钙质量的百分比0.8%-3%)加入浓氨水和水,加热条件下搅拌30min形成有机质的有序体系。在有机质的有序体系中,加入准备好的氢氧化钙浆液,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分别恒温20℃-90℃,搅拌一小时后将浆液转移到碳化管中开始碳化。N:通气速度为100/h,CO2通气速度为48L/h,监测反应过程中体系pH值的变化,当pH等于7时,停止反应,过滤,干燥后得到产品。1.2.6主要设备选型本项目设备选型考虑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节能环保等原则。项
7、目主要采用传统的碳化法生产工艺,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电力环保等配套设施。1.2.7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24个月。1.2.8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7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0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自筹和银行借款。53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材料项目建议书1.3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3.1项目建设背景纳米材料作为纳米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发展方向,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己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纳米材料研究更加深入。无论在技术研究领域还是
8、在工业应用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单一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性质研究,而是把目光更多的投注到对材料的各种功能性的不断探索以及如何更好的将功能性纳米材料添加到有机,高分子材料中,从而得到性质更加优异,应用更加广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