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41503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理性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理性备考 【摘要】高考历史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采用现在好像成为了一种趋势,所以,根据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该类试题的解题和答题规范和思路,对提高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将十分有益,本文以两道试题为例,试图探索一点开放试题的规律和特点。 自从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中采用了开放性试题以来,全国关于高考历史中采用开放性试题的讨论风起云涌。当然,学界大多是持肯定态度,即肯定这类试题的效用价值和大胆探索,因为在传统材料题或简答题一统天下的时代,新颖的开放性试题无疑对高中生发散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产生十分明显的导向性作用。于是,为顺应这
2、一潮流,从2010年开始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卷历史部分尝试性的将此类试题有效的嵌入在第40题的第(3)问,随后,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卷历史部分在2010年的成功嵌入的基础上果断地新增一题(总分不增加)即第41题。客观地说,开放性试题的创设是在积极响应《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但在我们积极以此类试题高度评价的同时,我们的高三学子们却在叫苦连天,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的问答题、材料题或简答题,面对此类
3、试题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和烦躁不安。首先,我觉得他们在接触开放性试题时所表现的种种不良反应十分正常,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接触的教育模式都是“问题加答案的统一模式”,很少碰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更不要说学生对某些问题可以有自己的主见。因为如果当学生提出了与参考答案或教师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我们的许多教师很少给予肯定或鼓励,更谈不上会降低姿态与学生虚心探索和交流。教师的习惯思维使他们觉得学生若提出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等于在给教师出难题或将此类学生评为问题学生。这实在是我们传统教育制度很值得要改革和反思的地方,因为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在扼杀创新思
4、维和发明能力,长此以往,对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兴旺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次,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师也好像反映冷淡或感冒,甚至部分高三历史教师习惯了对着答案讲解试题,自己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这样,使他们在面对开放性试题时感到手足无措,甚至部分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解题思路或线索,更无法为学生提供自己拟出的参考答案。我不知道这是我们目前高考备考的滞后,还是部分历史教师自身素养跟不上日新月异的高考改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高三历史教师在面对开放试题的潮流是只能顺应而不能抗拒的,这就要求高三历史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和学生的不同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考历
5、史开放试题的有效答题模式。 笔者认为,首先,应全面并仔细阅读题目所给材料,坚决不放过任何一处有效信息。其次,要在理解材料意旨的基础上概括材料中提出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并且,所概括的观点一定要准确得当,切非偏材料的主要意旨,否则就犹如写语文作文属于跑题,其得分必然十分低,这说明概括观点对接下来的论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针对自己提出的明确观点,结合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切记论证要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论证,一定不能专门针对自己所熟悉的某个方面反复论证,这样的得分无论如何都能得到一个层次或角度的分数。 下面,我以两道试题
6、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做好开放性试题。 例1、材料: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十八世纪,它是以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和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等人提出并加以发展的。其认为一国的国家制度、政体、人口素质、人的生理和心理、民族的道德、宗教、法律和风俗等,都是由气候、土壤及人们居住领土的大小等地理环境决定的,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地起着决定性作用。 你是否同意地理环境决定论?结合中外历史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12分) 这种题型的材料所给观点十分明确,即“地理环境决定论”,所以,此种题型首先只需确立你自己的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题中
7、材料所给观点。应该说,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同意,因为题中材料已经给出了这种观点论证的角度,如可以从国家制度、民族的道德、法律等角度来论证,凭着学生掌握的现有知识,论证起来难度不大。但笔者认为此题从不同意的角度来论证可能更为容易,因为我们一般传统的观点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我认为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论证应该更容易。如下是笔者提供的参考思路: 答:1、观点:不同意,我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2、理由:(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私田大量出现和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这就使
8、由奴隶集体耕作的奴隶制经济逐步瓦解,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确立。这样,中国由奴隶制社会逐步演变为封建制社会。 (2)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