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ID:1123663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991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_第1页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_第2页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_第3页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_第4页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关键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广义来看..毕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2。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见,生态文明是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生态危机凸显(一)能源资源日趋短缺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匮乏,已经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而未来十余年,中国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能源资源状况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3]。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且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储备除煤以外,其他能源都很紧缺。煤可开采量900亿~1200亿吨(2003年),占全球的11.6%,2003年煤炭产量16.65亿吨,按这个速度可开采70年。石油储量42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4%,按年产1.5亿吨计,26年后告罄。天然气储量8500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2% ,按年产270亿立方米计算,可采31年。水能资源7亿千瓦,可开采量4亿千瓦,但生态环境令人担忧,世界上中国水坝最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利用还处在研发阶段。中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居世界第53位。虽然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国家所需大宗矿产短缺,其中铁、铜、石油、天然气、铅、硫、磷、铀等或探明储量不足,或质量较差;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铁矿、铜、石油的供给愈来愈依赖进口。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效率仅33%,世界先进水平为49%。中国每创造100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5倍、欧盟的7.7倍、日本的11.5倍。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3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多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若按照现有的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能源资源消耗将是目前的4~5倍,能源资源供需失衡日趋严峻,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二是土地、森林、淡水等资源稀缺。中国土地辽阔,但平原只占12%,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据统计,现有耕地18.5亿亩,人均1.4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幅减少,年均减少超过1000万亩,预计到2030年,全国人均耕地不到1亩。土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大量损失,将危及粮食安全。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中国森林面积1.58亿公顷,人均只及世界人均的1/8,其中1/3以上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1/4在青藏高原,而华北、中原、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这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态环保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很不适应。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但人均年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1/4,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中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能源资源不足正成为制约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二)生态环境呈严重退化趋势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化的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超常消耗,大量废气、污水、垃圾直接排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3]。一是大气、水质污染加剧。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占其总量的68.9%,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烟型污染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据估算,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煤炭的燃烧。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世界的l4%,成为第二大排放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对全国近14万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2006年,中国工业污水排放量达33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其中黄河流域2006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达32亿吨,长江流域为137亿吨,淮河流域为26亿吨,珠江流域为53亿吨,分别比上年平均增幅高出2%~3%。二是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污染严重。中国单位GDP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城市垃圾仅有一半被处理,且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五分之一。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全国有2/3以上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2003年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1170万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很低。家电及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成为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采用,使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生态环境退化加重。首先,森林减少,草场退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20世纪末仅为17%,与此同时,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其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物种减少,打破了原有生物链,引发病虫灾害,导致气候异常,旱涝灾害肆虐。其次,绿洲、湖泊、湿地衰亡。由于过度开发、盲目围垦、泥沙淤积等原因,直接造成了中国天然绿洲、湖泊、湿地面积消减,生态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第三,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尘暴逐年加重。可见,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对实现科学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三、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发展的困难,生态文明是我们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一)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也就是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此外,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关键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广义来看..毕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2。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见,生态文明是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生态危机凸显(一)能源资源日趋短缺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匮乏,已经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而未来十余年,中国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能源资源状况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3]。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且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储备除煤以外,其他能源都很紧缺。煤可开采量900亿~1200亿吨(2003年),占全球的11.6%,2003年煤炭产量16.65亿吨,按这个速度可开采70年。石油储量42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4%,按年产1.5亿吨计,26年后告罄。天然气储量8500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2% ,按年产270亿立方米计算,可采31年。水能资源7亿千瓦,可开采量4亿千瓦,但生态环境令人担忧,世界上中国水坝最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利用还处在研发阶段。中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居世界第53位。虽然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国家所需大宗矿产短缺,其中铁、铜、石油、天然气、铅、硫、磷、铀等或探明储量不足,或质量较差;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铁矿、铜、石油的供给愈来愈依赖进口。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效率仅33%,世界先进水平为49%。中国每创造100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5倍、欧盟的7.7倍、日本的11.5倍。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3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多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若按照现有的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能源资源消耗将是目前的4~5倍,能源资源供需失衡日趋严峻,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二是土地、森林、淡水等资源稀缺。中国土地辽阔,但平原只占12%,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据统计,现有耕地18.5亿亩,人均1.4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幅减少,年均减少超过1000万亩,预计到2030年,全国人均耕地不到1亩。土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大量损失,将危及粮食安全。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中国森林面积1.58亿公顷,人均只及世界人均的1/8,其中1/3以上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1/4在青藏高原,而华北、中原、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这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态环保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很不适应。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但人均年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1/4,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中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能源资源不足正成为制约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二)生态环境呈严重退化趋势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化的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超常消耗,大量废气、污水、垃圾直接排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3]。一是大气、水质污染加剧。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占其总量的68.9%,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烟型污染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据估算,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煤炭的燃烧。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世界的l4%,成为第二大排放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对全国近14万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2006年,中国工业污水排放量达33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其中黄河流域2006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达32亿吨,长江流域为137亿吨,淮河流域为26亿吨,珠江流域为53亿吨,分别比上年平均增幅高出2%~3%。二是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污染严重。中国单位GDP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城市垃圾仅有一半被处理,且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五分之一。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全国有2/3以上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2003年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1170万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很低。家电及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成为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采用,使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生态环境退化加重。首先,森林减少,草场退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20世纪末仅为17%,与此同时,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其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物种减少,打破了原有生物链,引发病虫灾害,导致气候异常,旱涝灾害肆虐。其次,绿洲、湖泊、湿地衰亡。由于过度开发、盲目围垦、泥沙淤积等原因,直接造成了中国天然绿洲、湖泊、湿地面积消减,生态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第三,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尘暴逐年加重。可见,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对实现科学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三、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发展的困难,生态文明是我们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一)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也就是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此外,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