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ID:11193032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6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1页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2页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3页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4页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2010年8月7日保永祥摘要: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杜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罪行的憎恶与批判;杜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它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融情于事,寄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杜诗的语言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形成了凝炼精确、生动形象的特点.杜甫对各种诗体都有发展创造,尤其在五古、七律及新题乐府上成就最为显著.关键词:杜甫,诗歌,艺术成就,思想性。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唐诗以其卓越的思想性、艺术性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唐诗盛美并臻,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诗人,下面,我就说说杜甫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吧。一、先从杜甫的生平说起吧。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我们都学过杜甫的诗,深觉杜甫的诗深刻见理,引人深思,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为天下苍生呐喊呼救,其一生也在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二、典型化的描写。(一)、在思想内容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核心是关注人民疾苦,主题是忠君、爱国、爱民。关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核心内容。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他敢于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杜甫的仁政爱民思想是通过忧国忧民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他的喜忧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显露出来。诗人在《春望》中透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洗兵马》对国家整体形势的转危为安表示无比的兴奋和乐观。忠君、爱国、爱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主题。杜甫虽然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圣,野知”、“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但仍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企望,希望通过皇帝“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生有环堵”,使国家走向强盛。杜甫在多年饥寒的生活体验中,更同情人民。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就忘记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二)、在文学史上,杜甫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最早从周代民歌开始。到了两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更有了很大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缘事而发”的叙事诗。到了建安时代的长诗《孔雀东南飞》,更是一个突出的奇峰。典型事件的场景,描写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溶抒情于叙事中等。他掌握和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以“新安吏”再次对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进行例论。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看来,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看来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吏已经无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照说中男已经走了,话讲给谁听呢?好象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象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其茫茫然的心理。照说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三、“沉郁顿挫”的抒情风格。(1)沉郁顿挫”一语来自杜甫的自我评价。天宝九年(750)杜甫在《进雕赋表》中有“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此语在《新唐书》中有引。但杜甫此评语是对自己的“赋颂”而言,还未言其诗。其诗风的沉郁顿挫是后人根据杜诗特点总结而出。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是悲慨。当杜甫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当社会现实充满了悲号和血泪,当杜甫的忠君思想、爱民思想仍一如既往地丰富而炽热之时,每有感触,杜甫则必悲慨满怀。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覬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杜甫旧宅在长安成南,所以自称杜陵布衣,“老大意转拙”,犹如俗话说“越活越回去了”: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炸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又要喷出,然而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之感似又难以自制了,但“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一变而为对百姓苦难的沉沉忧思,是忧思忧患而不是怨恨愤怒,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韵味。(2)律诗也能明显地体现了杜甫“成郁顿挫”的特点如《蜀相》: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看。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的“起联”两句一问答,貌似平常,实则不然,这里,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析森木的自然环境,。期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怀不可耐的心绪,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为伏笔,使得全诗和谐统一,首尾相衔。1、颔联两句则进而把“镜头”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部。“映阶碧草”、“隔叶黄鹂”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一在强调“好音”之悦耳。然而,诗人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可是,承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孤寂伤怀而返。2、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警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公元207年,同他商讨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助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3、结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可谓《蜀相》的“诗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央雄泪满襟”,这岂止是一般的凭吊各拜谒之辞啊!诗人饱经战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个人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 4、其他风格:清丽、真率、浪漫。如定西市人王安石所言:“至于子美,则悲欢穷泰,发敛抑郁寡欢扬,疾黎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绮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简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此子美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四、杜诗在体裁和语言上的成就1、从体皆备同,且众体皆佳(1)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杜甫写时事的诗,多是古体同,因占体便于叙事。他在古体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却更为辉煌。五律格调苍茫、意境雄深,如《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小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景观,一起一承,章法分明。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不到的。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最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合,显而易见。“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七律兴会淋漓,慷慨激昂,如前引《登高》;绝句“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如《江南逢李鬼年》江南逢李鬼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造诣极高。(1)打破五、七言惯常的节奏,或使用倒装,形成拗句。如:“名岂文章著同,官应老病休”,“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2)一些表面看来不相连属的词语组织在一个句子里,使人读起来有一种瘦劲峻峭、意蕴无穷之感。如:“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善于作对句,多用当句对,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用流水对,如《又呈吴郎》中三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4)善于炼字,如“皇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参考书:《唐诗宋词研究讲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