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

ID:1118180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_第1页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_第2页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_第3页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_第4页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模式【摘要】土地开发,土地整理项目是保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法,本文从探讨耕地对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开始,第一部分探讨了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的理论内涵。第二部分通过对于土地开发整理现有模式的讨论,讨论我国现有土地开发整理的不足和改进方向。第三第四部分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市场化的设想,并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的利弊做简单的讨论。【关键词】土地开发;土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6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切经济发展建设的空间基础。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由于建设占

2、用、生态退耕、灾害损毁使耕地总量快速减少。同时依然存在耕地空间分布不均、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限制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在2007年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承诺,一定要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突破,这是一个事关14亿人吃饭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用地用途转用管制,建设用地审批等多种方式严格限制耕地的非农转用。在限制我国农用地转用同时对于必须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进行耕地补充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必要方式。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保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方

3、法手段和重要因素,是促进土地合理有效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日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起步较晚,在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管理方式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其中土地开发整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是主要问题之一,如果能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创造更多市场作用因素,就能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当然市场化不是万能的,只有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的市场化才能避免市场失灵的发生,真正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所以在本文的最后一段探讨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后的社会效益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土

4、地开发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的理论内涵(一)耕地占补平衡与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6耕地占补平衡是指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补充耕地两者的平衡。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正式提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要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2004年国务院28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各类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学者对于耕地占补平衡的理解层次比较丰富,除了数量,质量的平衡,还

5、提出耕地的生态平衡,区域平衡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占补平衡概念。而依据我国现阶段的耕地占补情况来看,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储备耕地较多,而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的储备耕地数量已经不多,区域不平衡现象显著,实现总量与质量的平衡需要一定程度的易地开发项目,因为土地的有限性,长时间实现区域内的平衡就更加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土地开发与土地整理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认为:土地开发是对目前尚未利用,但其自然条件适宜或允许被开发为某种用途,且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取技术经济手段进行开发利用,包括开发荒山、荒地、荒水和滩涂等。而土地整理的概念则是

6、:在一定的地域区间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良性循环的措施。它既可以是农地整理,也可以是市地整理。”6可以看出,土地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完全没有经过开发的荒地,而土地整理的对象主要是已经经过开发利用的土地,其主要目的是集约利用,使得原来的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作用。本文中将土地开发整理概念合并使用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土地开发整理都可以增加可耕作耕地的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

7、效率。如果耕地指标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它们都可以为耕地占用提供指标,具有市场化的条件。(二)耕地占补平衡与土地开发整理的密切联系与理论基础耕地占补平衡与土地开发整理之间密切相关,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快速有效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也离不开土地开发整理,耕地成为非农业用地后只能通过易地开发或者整理的手段来补充,别无他法。二者密切的联系还体现在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动态平衡理论,土地价值理论与土地生产潜力理论都是解决和指导耕地占补平衡和土

8、地开发整理的理论基础。具体理论内容不在此详述。而在我国,《土地管理法》是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开发整理的法律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