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61636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阻力的文化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阻力的文化思考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变革。在这一文化变革过程中,中国固有的教育传统、教师惯常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不由自主地充当了阻滞者的角色,起着阻碍作用。要克服这些阻力,只有通过文化启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变革。在这一文化变革过程中,中国固有的教育传统、教师惯常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不由自主地充当了阻滞者的角色,起着阻碍作用。要克服这些阻力,只有通过文化启蒙、构建合作制度、唤起教师的主动参与等方式,达成全体改革参与者的价值认同和教师生活方式的转换。关键词:课程改革;阻力;教师;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至今日,人
2、们的急躁心态已慢慢消退,开始进入冷静、审慎的理性思考阶段。人们发现,学校实践与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间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差,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出现向传统回归的倾向,改革所追求的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应然追求层面而非实然状态。由此看来,课程改革在现实的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阻力。尽管适当的阻力可以帮助改革者更加明智地选择改革的策略,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分析并化解这些阻力却是课程改革能否推向深入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目前课程改革推进有所启示。一、中国教育传统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
3、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传统。无论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如何,它们均弥散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教育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发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这其中必然存在许多与今天时代和价值追求不相符合的方面,形成了现实中对课程改革的阻力。这种弥漫在教育实践中因传统而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固化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代际之间不断传递着。当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给现实中的人们带来观念上的强烈冲击时,一方面,很多人出现心理上严重的不适,但囿于这种改革的压力,不得不在表面和形式上附和,而在内心和实际行为上却存有抵触情绪,仅仅将课程改革停留在口头上,并不
4、支持课程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出于对教育现实的强烈反叛,虽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课程改革理念,然而在实践中却感到迷茫,不能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将观念转化成行为。1.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传统影响了人们对课程管理放权的理解与行为封建社会的历史持续的时间很长,四书、五经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教材向人们提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隋唐之后的科学制度不断将教育中的这一集权化特征推向极致;至宋代,朱熹注的四书被定为统一的、正统的教材;明清采取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紧紧束缚着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和限制了各种学校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也使其丧失了主体精神。时至近代,教育包括课程领域的这种中央集权特征在欧风美雨的冲洒下虽有松动,但并未从根本上有所撼动。建国以后,教育领域仍然采用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以至于在课程领域,在国家课程与学校的关系上,学校只有执行;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教师只有听命。作为与国家、学校相对应的学校、教师一方,基本上没有任何编制和选择课程的权利。这种过于强调统一性、严肃性的课程不仅忽略了课程应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造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被动和依赖心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课程权限的下放。面对突如其来的课程选择权、管理权、编制权,许多学校及教师对自己在这种新政策下的责任义
6、务认识不清,更不知道如何作为,在实践中陷入迷茫。行政政策上的赋权和现实实践中权利行使之间形成的巨大的落差,客观上成为改革的阻力。2.传统的精英化价值取向妨碍了课改中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目标实现在中国,教育制度除承担教育功能之外,还一直担负着选拔职能,通过层级的教育将少数优秀的学生筛选出来。课程也一直采用这种精英化的价值取向,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也就忽略甚至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以换取少数学生的成功。整个评价机制也将此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导致学校和教师将自身的价值仅仅维系于此。“面向精英”成为学校、教师内在追求的核心精神,规范、制约着学校中的每一项活动。基础教育课
7、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口号,试图引导人们从关注少数“精英”转向关注接受教育的每一位学生。然而,改革绝非仅是一种新理念的提出,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实践,成为自身行为的一种约束力量。在这种转化过程中,教师原有的惯常化教学行为、依然如故的学校评价制度、外在于学校的选拔制度、有限的教育资源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制约和限制着这种取向从理念到现实的践行,形成了推进改革所不得不面对的阻力。3.师道尊严所体现的严格等级制与师生平等的背离阻碍着人格平等的真正实现在我国,“教师中心论”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我国古代也有“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等论述,但这些观点从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