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ID:10895816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1页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2页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3页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4页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外科学1疮疡:广义上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2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3痈: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分为外痈和内痈,外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4.疽: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5.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6.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

2、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7.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8.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9岩:病变部位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与癌相同.疖: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疔: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流注: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丹毒: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0.内托法: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

3、助正气,托毒外出,使疮疡毒邪移深居浅,早日液化成脓,或使病灶趋于局限化,使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痛消退的目的,有“扶正达邪”之意。11.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机疾病。内陷: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致邪毒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12.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可随痰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组织间隙,壅阻而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13.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4、因其结核多枚,累累如串珠状,故名。褥疮:指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摩擦与重压而引起的皮肤溃烂。乳痈: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乳癖: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气瘿:是瘿病的一种,因其患部肿胀柔软无痛,可随喜怒消长,固称为。瘤:是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结块。岩: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物的统称。因其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14.肉瘤:是发于皮里膜外,有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15.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其晚期气血亏乏,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枝叶发枯,失去荣华而命名。齿线

5、:肛瓣与直肠柱的基底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所形成的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16.肛管直肠环: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的一肌环。17.内痔: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充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18.肛裂:肛管皮肤全层纵形裂开或形成溃疡者,称为。17.息肉痔:是指直肠内粘膜上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很多息肉积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肠称息肉病。18.锁肛痔:是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肿瘤阻塞,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名。。19.臁疮:是指发生于小腿臁

6、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脱疽:发生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二.小题(填空,单选,多选,判断)1.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医书。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2.《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龚庆宣著。3.我国医事分科最早始于周代,在《周礼·天官篇》中有疡医的记载。中医外科学范围依据:发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治法的疾病。4.疾病的命名原则(

7、P6)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5.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特点6.外科疾病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7.阴阳是外科疾病辩证的总纲。8.辨肿块: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内容物。(可展开描述)9.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10.疮疡初起(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成脓(瘀久化热,腐肉成脓)、溃后(脓毒外泄,正气耗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清热法: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黄连解毒汤;清血分热--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

8、-知柏地黄丸11.外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