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

ID:10817792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_第1页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_第2页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_第3页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_第4页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论文.freelofReeducationThroughLabourhasalreadyexistednear50yearsfrom1957,asacharacterizedlegalsystemofourcountry.Really.freelaintainingthesocialstability,transformsrespectssuchasslightcrimepersonetc.,playsanimportantrole.Butyofourcountry,politics,thede

2、velopingofourcultureetc.,itsdraoreandmoreobviousdaybyday,andhascausedlotsofdisputeinthehomeandaboradlaReeducationThroughLabourdeveloping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thesystem,theReeducationThroughLabourSystemexistingproblemetc.goesonasimpleanalysis,asitteeputfore

3、ntingbyLaentVieetheoryideastothereformofthesystemofReeducationThroughLabour.Key;GovermentbyLaw随着以加强人权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工作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顺利完成,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加“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这一条款,以及我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条约》,中外法学界关注已久的劳动教养制度再次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认真考察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探讨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劳动教

4、养制度改革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措施,对于完善我国的治安与法制建设,加强人权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状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肇始于建国初期。1955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用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就是

5、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发给一定的工资。”这是党中央提出的第一个关于劳动教养的指示。1956年1月,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各省、市应立即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对劳动教养的性质、任务、指导原则、审批权限、领导和管理等问题作了原则的规定。从此,劳动教养机构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已具雏形。1957年8月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于8月3日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教养法规1.1979年1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于12月公布了《

6、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并重新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8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了《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对劳动教养的具体实施作了详细规定。概言之,50年来,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劳动教养的性质与宗旨在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之初,劳动教养“既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方法。”其主旨是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以维护公共秩序和有利于社会的建设2.至20世纪80年代初

7、,劳动教养被确定为“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其主旨也被进一步明确为:“在严格管理下,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文化技术教育和劳动锻炼,把他们改造成为遵纪守法,尊重公德,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3.”因此,与创建时相比,劳动教养的法律性质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是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而成为打击处理违法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至90年代初,司法部又具体规定对劳动教养人员要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实行强制性的教育改造

8、4.由此可见,劳动教养的性质和宗旨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体现了法律的时代发展性。(二)劳动教养的对象和范围1957年发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确定应当加以收容实行劳动教养的人,包括四种: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罪行轻微,不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