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41954
大小:1.3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8
《qc高质量论文- 研究隧道拱顶下沉测 量的新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隧道拱顶下沉测量的新方法--中铁一局广州地铁六号线七标QC小组13研究隧道拱顶下沉测量的新方法一、工程概况一德路站概况一德路站为广州地铁六号线第9个车站,周边商业繁华,建筑物密集,且多为20世纪40年代修建的骑楼,基础为木头桩,大多已经朽烂。车站站台分为左右线两条暗挖隧道,中部通过4条联络通道连接。施工时通过右线施工竖井下到作业面,采用台阶法钻爆施工。制图:刘铁民时间:07年11月10日工程特点制图:张立宇时间:07年11月1113一德路车站毗邻珠江,隧道开挖断面的微风化泥质粉砂岩裂隙发育,且隧道工作面在地下26米
2、深处。因此隧道内的作业环境存在温度高,湿度高,且滴水较为严重的特点,所以部分最新的电子测量手段无法适用。隧道根据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必需及时有效的收集监测数据,尤其是隧道内的拱顶下沉数据,为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工程的设计变更提供有力的保障。一德路站隧道初支施做后的高度为8.67米(标准断面),9.84米(扩大断面),按照传统监测方法,需要将皮尺顶端挂环挂到这个高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一德路站隧道初支施做完毕后,隧道内的拱顶下沉点将多达30个,监测工作量十分大。监测方式及目的制图:孙鑫辉时间:07年11月15日隧道内拱顶下沉
3、,传统方法为将皮尺挂环挂到拱顶下沉测量钩上,利用水准仪,测量高程来得到拱顶高程数值。此种方法将皮尺挂环挂上监测钩这一步骤耗时太长,24个监测点,耗时接近4个小时,效率低。拱顶下沉数值的作用在于当拱顶下沉变化速率较快时,有可能隧道施工就面临着拱顶坍塌的危险。当拱顶下沉累计量过大时,则需要更改隧道初支支护参数来加强支护,保证后期施工安全。因此监测数据要求及时,准确。一、QC小组简介13小组成员名单三、选择课题由于以下四点原因,我们选择以研究隧道拱顶下沉测量的新方法为课题。第一及时,准确的确定隧道拱顶下沉值关系到隧道施工及上
4、部各建筑物的安全。第二传统方法测量效率低,需要监测仪器多,需要提高效率。第三隧道施工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需要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第四测量基本原则要求必需准确。13四、设定课题目标小组将提高拱顶下沉监测效率,及时提供有效监测数据设定为课题目标。目标值分为以下5个方面:第一每个点在5分钟内获得监测数据第二双检制复核误差小于3mm第三符合测量器具环境变形要求第四方法易用性调查通过率80%第五小于项目单项成本500元小组成员通过小组会议对目标能否实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我们具有以下四点有利因素:第一项目部聘用了专业从事监测工作的
5、罗劲鸿专家做为顾问第二有较多从事过监测工作的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监测工作经验。第三QC小组成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第四公司领导对该项目十分重视,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因此,大家认为有上级领导的支持,通过QC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设定目标及目标值一定可以实现。五、提出方案、选定最佳方案通过小组会议,大家采用头脑风爆法集思广益,提出了以下五种方案。方案一:传统的长杆挂皮尺,水准仪测量方法13方案二:使用塔尺,倒转塔尺抵住拱顶下沉勾,手扶塔尺用水准仪测量方案三:在拱顶下沉勾上贴全站仪反光片,使用全站仪测量高程方案四:购买7米
6、长塔尺,将塔尺顶端加装吊钩,采用水准仪测量方案五:采用埋设纤维光传感器,自动化测量的方法针对以上五种方案,分析论证各自的优缺点,从速度、双检制误差、适应性、易用性、成本5个方面进行评估、选定。 13制表:刘铁民时间:07年11月19日小组成员除了通过会议方式选定最佳方案之外,还通过试验得出以下数据。(方案五价格过于昂贵,无法采购,不纳入本次试验。)通过24个点的连续监测,四种方案耗时如下:方案一240分钟方案二230分钟方案三156分钟方案四116分钟。通过对3个固定点(相对不沉降试验点)的监测,双检制复核误差数据如下
7、:方案一2mm方案二15mm方案三23mm方案四1.5mm通过以上研究,小组成员一致同意方案四为最佳方案。六、预测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确定对策小组成员又通过“头脑风暴法”,针对方案四,从“塔尺的购买改造及现场使用”着手,预测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整个方法的进行步骤为:137米塔尺的选购-塔尺的改造-新方法的使用-数据的收集计算-双检制复核其准确性针对这些步骤,小组成员提出以下问题:制表:刘铁民时间:07年11月28日根据5W1H原则,小组成员制定实施对策如下:制表:孙鑫辉时间:07年11月127日13七对策实施实
8、施一对改造后塔尺进行隧道施工环境模拟试验,确定合适改造方式初步改造方式是将塔尺顶端硬塑料盖帽卸下,钻孔固定10mm带钩膨胀螺栓后,使用万能胶将盖帽粘回塔尺顶端。测量挂钩上的刻度线与塔尺上刻度线的距离初值,然后挂在试验室内挂钩上,恒温(35度)恒湿(相对湿度80%)条件下悬挂2天时间,再测量两刻度之间的距离。发现此种改造方式两刻度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