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69630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地方文献书目工作论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文献书目工作论略
2、第1内容加载中...一、地方文献和书目工作省、市、自治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保藏、利用图书报刊、地方文献资料,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这里,在一般图书报刊资料之外,突出“地方文献”,作为省市图书馆必须收集、保藏、利用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地区性的图书馆不同于诸如科研、高校或其它专业图书馆的地方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利用地方文献为我国的四化服务,必然是摆在省市图书馆面前的重要课题。地方文献的范围,一般说来应该是:(一)反映本地区各方面情况的有关图文论述资料;(二)地方
3、人物及其著述;(三)地方出版物。如何利用这些地方文献,使之便于收集、整理、研究,就有赖于书目工作作出系统的、充分的揭示。省市图书馆在这方面无可置疑地具有较其它专业图书馆更为优越的特殊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搜集地方文献,编制地方文献书目,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首要任务。地方文献书目,不同于其它综合性公私藏书目录,也不同于其它专题、专科目录。它限于地方,小于同类目录的容量。如地区期刊目录,小于全国期刊目录,地方人物志,只能是全国若干省(市)的一小部分。但它的广度和深度却大大超过了全国性的有关目录。这样,地方文
4、献对于数量较大、为其它书目所摒弃的、被认为粗俗无用的、非正式出版的书刊,以及未获出版的手稿、抄本、册页、簿录、图表等而确实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多方面材料,得以广泛收录;对于具体的人和事的有关资料,将会发掘得更深。这是其它综合性或专科性目录所不能包举的。以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而言,全目著录古籍三四六一种,存目六七九三种,收录万余种,可称繁富。但是,未入总目的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就有170余种;姚觐元编《清代禁毁书目》,所记禁毁书更达三千余种。乾隆以前,所存图书,远不止此,大量的通俗小说、戏曲、民间文艺
5、,等于未收。其中的一地之书,对于某一地区来说,更显得微乎其微。以地方志而论,今存方志,超过万种(其中很大部分是乾隆以后的),而总目所收,却寥寥可数。如东北方志——《盛京通志》仅录一种;乾隆钦定盛京通志一百廿卷(应为一百三十卷)、明代辽东、全辽两志,以触时讳,摒而不录;即使是康熙朝的《铁岭县志》、《开原县志》、《盖平县志》、《宁远州志》、《辽阳州志》、《锦州府志》、《广宁县志》等,也都不在收录范围。可见《总目》远不能与地方文献书目之能在某一方面竭泽而渔相比。《总目》如此,历代的艺文经籍志,多有同样的弊病。
6、如明史、清史稿的艺文志,失载之书,何止于已录之书的数倍。近出《清史稿艺志及补编》,所补就超出了原有之书(原编著录9633种,增补10438种)。但这还不是应予收录的全部。《中国地方志综录》(初稿)收录方志12863种,可以说基本上荟萃了现存方志,著录了馆藏,但是对未经整理的、已佚的、待访的方志,还不能从目录中反映。此外,由于各馆目录,只能提供一些粗略的线索,有的未能就原书周密核实考证,或因袭旧误,对修纂版刻等的著录,就笔者所见到的并翻阅了几个省所录的初稿来说,可能不尽准确。而作为地区性的方志考录、提要等
7、书目、却有可能更进一步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当然,全国总目反映总体情况,又是地区性目录所不能代替的。对于地方史料、人物纪传、地方出版物作更深入的探索,也只有系统的地方文献书目足以胜任。以辽阳史料为例,辽阳路、州、县乡土志,已见著录的不过六种,专书如《辽阳古迹遗闻》、《辽阳碑志选》、《辽阳防守记》等,期刊如《辽阳政府公报》等,都不过数种。辽阳诗人文集稍多,如清刘廷玑有《葛庄诗钞》、王尔烈有《瑶峰集》、宋玉奎有《宋星五遗著》等。但其总数亦不过一、二十种。如果地方目录,仅止于此,就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读者需要。除以
8、上几类史料之外,可以从历代有关史志、丛书、类书、其他诗文集、论文集、有关史地、文教、政治、财经、工农业等方面的图册,以至近代报刊论述资料,有关档案、文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资料。最近几年,辽阳市志办为了搜集有关该市文献,在各省市图书馆、档案馆的协助下,搜集资料已逾千种。其中也包括了日文报刊、图书资料。他们这种锐意搜集,期于网罗无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的。如果各省市图书馆都能广泛地系统地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好地方文献书目,对于整理文献,编史修志,科研工作,以及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阅览利用等方面,定能做出
9、应有的贡献。地方人物及其著述,是地方史科的一个方面,搜集地方人物资料,编辑地方人物著述书目,也是地方文献书目工作的重要部分。地方人物的活动及其著述,往往得之于当地的史志记载和相关的碑传诗文中。当然,还会有很多口头传说,亦可供参考。以东北子弟书作家和作品研究而言,辽宁籍子弟书作家有名号可查的,约占已知子弟书作家的半数,而地方史志却不见著录。由于书目无征,文献不足,或是资料隐晦,艰于发掘,对他们的生卒活动时期,以及作品的归属,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