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

ID:10641040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_第1页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_第2页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_第3页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_第4页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女性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过,有一点需要指出的,在很多书籍乃至于教科书中,都可以发现朦胧抑或者朦胧诗二字都被加上了引号,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引号的使用一般是带有反语的意味。事实上,北岛、顾城以及舒婷的诗歌并不是如朦胧二字所反映对于自己的思想、立场暧昧不清,相反,在她们的诗歌中,处处表现出非常坦率的意味,她们对于自己浅析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摘要:舒婷一一作为朦胧诗

2、歌的核心人物之一,她的名字曾不断被读者和评论者提及。舒婷的诗歌多创作于80年代,在她诗歌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女性自立、自强的精神,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女性对自我价值的确定、对社会责任感的承担以及对独立之精神的不懈追求。因此在解读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阐述了关于舒婷简介,研究了舒婷诗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分析了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关键词:舒婷;诗歌;女性意识;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当代诗歌领域出现了众星璀璨的诗人,然而,最为被人称道的要数舒婷了。她的诗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并且其

3、影响不仅限于她那个年代,对现在的我们而言也是极为深远的。"朦胧诗"中不乏有名的诗人,然而舒婷确实其中的佼佼者,然而,相较于那些饱受争议的人来说,她的诗歌非议较少。当时的中国,占据主流地位仍然是男权思想,女性的思想受到了压抑,然而,舒婷对这一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有些抨击,她以诗的语言传达出女性自强、自立的精神。她从女性所特有的心理来用心雕琢她的诗歌,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众所周知,男权思想都是比较狂野、豪放的,然而,舒婷的诗却展现了女性温柔、细腻的一面。总之,从舒婷的诗中,我们感受到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女权思想的维护,

4、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动摇了占据地位的男权社会。一、相关概述(一)舒婷简介  舒婷本名并不是舒婷,而是龚佩瑜,其老家是福建泉州人。舒婷出生于1952年,出生地是福建石码镇,原来叫做漳州龙海。舒婷后来加入了著名的朦胧诗派中,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而其代表《致橡树》便是该派的重要诗歌。舒婷与众所周知的北岛、顾城享有同样的声名。舒婷创造的路并非是坦路。由于那个特殊年代,因此,舒婷于1969下乡,一直到1972才能返回原地,此时,舒婷在一家工厂当工人以养活自己。从1979年开始,舒婷便开始转向诗歌创作,并相继发表了许多诗歌,著

5、有许多诗集,比如《双桅船》、《会唱歌的莺尾花》。舒婷在散文创造上也颇有造诣,并发表了很多散文著作,比如心烟》、《秋天的情绪》等。总之,舒婷一位多产的诗人、散文家,在当代诗歌领域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舒婷在自我情感的表露方面颇有天赋,同时身为女性,自然在情感的展现方面非常细腻、深刻。在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处处体会到情感的错综复杂以及情感上的广博和深厚。如何体现出来上述这种呢?她一般会采取假设、让步状语从句等来将其表现的展露无遗。同时,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也包涵着无限的道理,可以触动人们思考的翅膀。因此,舒婷的诗歌在逻

6、辑、布局上巧具匠心,实在令人难望其项背。  自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不少杰出的诗人产生,当然这些诗人所代表的时代截然不同,如果说贺敬之、郭小川是某个时代的缩影,那么舒婷、顾城则是另一个时代的缩影。与舒婷、顾城同时代的杰出代表还有海子、骆一禾等。这些诗人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继承性,而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却又迥然不同,各有特色。如果单纯就诗歌艺术的角度来说,朦胧诗的杰出代表非舒婷莫属。(二)女性意识的产生  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在本质上都不重视身体自身的存在以及身体可能具有的巨大的潜力。分开来看,在儒家的规定中

7、明确说明,身体也就是行动所依附的载体在举手投足之间局限于礼法的范围内,对于佛家和道家来说,它们则提倡身体自由的本性,没有对它设定种种的限制和障碍,主张身体在自然界中是自由自在的,不受外界的约束。但是这一点虽然比儒家有所进步,但是它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没有重视个人所存在的自我的属性,或者说是自我的特性,并在自我在非常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欲望,而这些欲望简直可以说是欲壑难填。"在历史的长河中,身体曾经遭遇过种种争议,她们被视为是反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或者是不具有审美的特色,抑或者可以称之为虚伪的审美观念。这种看法原初是于

8、'没有身体存在'这一偏见。因此,当人们在看待身体以及它周围的附属物使,倾向于忽视身体本身的存在,因此,身体的存在是无关宏旨的。也正因为此,没有足够重视身体与心灵的协调和统一。"有鉴于此,在相当的时期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历史是关于"仁"、"义"以及"志"的发展流向,但这些文化没有重视身体的存在。一直发展到如今,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