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

ID:10636682

大小:28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7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_第1页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_第2页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_第3页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_第4页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陈治国,李红(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摘要: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是破解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是确保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效解决路径。本文通过构建新疆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1994年至2013年的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新疆农村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函数值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

2、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整体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却变化显著,由2003年的0.3939上升到2013年的0.6092,但耦合协调类型由2010年前的失调调整到协调,且在2013年转为低度协调阶段,离中度协调还有距离,与高度协调、极度协调差距较大;同时,发现以2003年为分段点,2003年之前新疆长时期属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型,2003年以后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表明新疆的农村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匹配化程度偏低,甚至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新疆农村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有效政策措施。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该问题不能仅用经济发展必须要承担后果的借口来掩盖,而是应认真看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城镇化应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城镇化〔1〕,这不仅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目标,也应该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原则,因为生态环境非完全可逆的特征势必会带来更

4、高的社会成本,以城镇化推进为目的的幼稚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会产生高额的治理成本,而且会严重降低居民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居民生命安全。因此,解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是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建设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举。新疆作为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强有力的驱动下,农村城镇化水平已由2000年的33.8%上升到了2013年的44.5%,虽然低于全国的53.7%和西部44.8%的平均水平,但取得这

5、样的成绩已经实属不易。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高了新疆产业支撑能力,拓宽了新疆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核心区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却给新疆本身就极14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成为新疆新型农村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鉴于此,分析新疆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探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找出调和双方耦合协调关系的创新路径,对推进新疆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2文献回顾在农村

6、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生态环境研究已进入到广泛研究阶段,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成为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对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被理论界和实践界高度重视,且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问题最先受到国外学者关注。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将人类生活地的综合生态环境研究列为重点项目后,城镇生态系统就成为国际学术界和NGO组织激烈讨论的重点,中野尊正等(1978)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系统阐述,认为交通和通讯系统对城镇系统和生态系统两者间的关系影响显著〔

7、2〕;Wlter(1980)研究指出,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是确保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长远和谐发展的关键〔3〕;Yanitsky(1987)从技术、生产力、身心健康、生态学原理等层面出发,提出了最优化的生态城镇模式〔4〕;Register(1990)以城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为基础,认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要开展十项计划〔5〕,且在2001年又根据世界不同地方生态城镇建设的最优理念、模式具体案例,提出了城镇建设的全新思路与方法〔6〕;最近Melissa等(2015)又提出通过城镇生态系统框架,建立城镇可

8、持续发展理论构想,该理论对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7〕。国内学者对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且研究存在多视角化,研究的视角主要有:一是从系统论角度探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系统关系。马世骏(1984)认为城镇可以通过经济、社会、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且各亚系统下的子系统互为系统,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城镇生态学观念〔8〕;宗跃光(1998)和李锋(2003)在马世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只有通过城镇生态复合型系统来看待城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