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17647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形成过程与发展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形成过程与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在迫切地寻找通往现代化的通道,改善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况,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新经济生活秩序的优选策略。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社区建设也呈现梯度特征:东部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政策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处于劣势地位,农村社区不发达,农村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出现了一种有别于学界定义的社区形态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 一、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面貌呈现 对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内涵探索需要同传统农村社区做一定的区分。关于传统的农村社区,费孝通认为
2、,农村社区是礼治秩序,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X络[1]。徐勇认为农村社区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2]。李学斌认为,农村社区是一个功能和情感共同体,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其长远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3]。项继权教授认为,农村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4]。以上学者们从农村社区的地域状态
3、、功能等方面展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生活共同体。而中国西部的农村社区由于地域阶梯式发展差异,以及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其面貌与学者们所述的农村社区有一定差异,其发展相对滞后,在传统农村与现代社会的变迁中表现出另一种形态。 其一,在地域上,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就是以建制乡镇为依托,农民迁弃原来生活的偏远区域,选择集中居住在建制乡镇或临近建制乡镇的地区,形成了自发式迁移聚居的社区。其二,在从成员构成结构上,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居民主要是来自不同的村庄,或是来自不同的基层生产单位的农民。 其三,在经济生产方式上,居民以农业为主、兼业为辅。也有部分脱离农业成为城乡服务业的
4、服务者,如从事副食零售、批发行业、餐饮等等。其四,在居民交往方式上,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一方面遵循具有差序格局的传统社会交往方式,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代性特征。如交往中出现了具有契约社会中的功利性,契约、合同等经常存在。其五,在文化价值情感上,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的居民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情感。由于生活空间差异,彼此并不熟识,居民的聚合是团状、块状的,小团体的价值观单一,容易受到其他小团体价值情感的冲击,甚至解体重组。 小团体有共同的习俗和文化以及价值观,遵循共同的社会规范,但同时在现代气质的冲击下不断现代化,渐渐呈现出两种气质兼具的双重人格。 基于以上描述,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一种
5、介于传统乡村聚居形态和现代社区聚居形态之间的一种自发式的聚居经济生活共同体,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区。在这里,人们既团状聚集也团状分离。团体之间以及团体内部都呈现出不稳定性、易碎性,社区内部没有统一的价值情感、集体意识。社区居民没有脱离传统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但又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流动性、摆动性成为经济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 因此,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实际上是在各种条件受限而衍生的一种不健全的社区。 二、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是如何形成的 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能够在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农村区域存在,有其必然性。为此,我们必须清楚两点:一是农民为何而聚,二是农民何以能聚
6、。为何而聚是指农民迁移的动因,何以能聚是农民在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为何能够停留。早在1938年,赫伯格提出了推力拉力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迁出地的推力和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5]。 推力是来自于人口迁出地内部的不适,而拉力则是来自迁入地的吸引。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形成过程也必然与这两股力量密切相关。 (一)为何而聚推力 首先,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聚集的起点。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问题为整个社会关注。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向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一是就近转移,一是异地转移。就近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就近转移到附近的城镇中去,既可照
7、顾农业生产活动,又可寻找兼业的机会,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的农民的聚集区域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就近转移到城镇附近。小城镇的相对优势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这成为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居民聚集诱因的起点。 其次,农村社会变迁致使农村生活空间过疏化成为理论基础。目前,发生人口过疏化的典型区域主要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地以及大中城市的远郊。从局部来看,中国山区农村人口疏化的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