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探【摘要】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贫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是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最基本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使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何为贫困大学生?顾名思义,即家境贫穷,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我认为具体可以这样界定:一是上学时负担不了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二是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二者有其一者,则为贫困生,二者皆具有者为特困生。
2、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大及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物质贫困、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引发的贫困生的心理困境和人际交往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给高校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不良的影响。宿舍是贫困生相对时间内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大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地方,是一个班级甚至一个个体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宿舍环境对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贫困生宿舍关系进行探析研究,以保障贫困生健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也是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一般的高校都
3、设在中等和大城市,贫困生进入高校首先面临的困境就是城市生活的适应问题。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最主要的是对宿舍生活的适应,处理好来自不同地方的室友的关系。走访调查了很多贫困生所在的宿舍,目前贫困生宿舍人际关系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卑与退缩。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初期,兴趣爱好吸引会产生较大的力量,但随着交往的不断深人,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甚至身体素质的差别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层次感。有些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生,在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部分贫困生悲伤于自己长相不好,口才欠佳,缺
4、乏幽默感等等。他们对与室友交往特别敏感,对交往中的负面因素考虑太多,总是极力回避,不参加宿舍集体活动,和宿舍人关系僵持等等。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自卑与退缩的性格,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虽然相对较少,但危害极大,不容忽视。如从我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的马加爵事件以及一系列贫困生在宿舍及校园伤人、自杀事件的相关报道。 2.焦虑与矛盾。有些贫困生由于平时生活“手头”比较紧,习惯了精打细算,谨小慎微,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对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常常因为交往中在他人身上有所破费而在过后反复思虑,甚至心疼懊悔,并逐步形成敏感狭
5、隘、优柔寡断的心理;也有些贫困生感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对自己十分重要,迫切渴望与人交往,但由于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觉得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自己连吃饭都要算计着花,哪里有钱发展人际关系?这些错误的认知常常使这些贫困生因人际交往而处于激烈的心理矛盾之中,导致焦虑心理的出现。因此在与宿舍同学的相处中总是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这也进一步导致宿舍的其他同学对贫困生的另眼相看。 3.嫉妒与孤立。有些贫困生由于经历过因贫困带来的诸多的困难和压力,感到自己经济条件不如人,是因自己生不逢时,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所以时常怨恨社会,怨恨他人,特别
6、是怨恨家境富裕的同龄人,变得不思进取,意志消沉。有的毫不体谅父母的难处,经常向父母伸手要钱,随意挥霍;有的四处向同学借钱,满足自己的高消费要求,而且常常拖欠债款,影响同学间的关系;更有甚者,竟向宿舍的同学伸出了“第三只手”,造成恶劣的影响。同学们也因此对其由同情转为反感,甚至厌恶,这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舍友对这类贫困生往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量地与其保持距离,甚至有意无意间表现出自己的警惕性,导致这类贫困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的孤立。 二、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宿舍关系是指宿舍内部以及宿舍之间
7、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大学生宿舍关系应当是在宿舍这个集体环境中形成一种公平、正义、平等、共享、积极、健康、文明进步、协调的氛围。这种氛围既能体现共性的要求,也能激励个性的发展。它是一种自然的、理想的、良性的发展状态,对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1.学习认知方面。宿舍生活是大学生人生最宝贵和最能锻炼人的时期。在这期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逐步形成,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将逐步定型。在这期间,贫困生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适应城市环境。他们从宿舍开始学习认识社会,然后走向社会和适应社会。开展一些
8、健康有益的宿舍集体文化活动,对他们改善知识结构、开发潜在能力、全面培养个性、满足社交需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