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

ID:10578794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_第1页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_第2页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论文黄保宏胡明汪建飞郭亮论文摘要: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高校课程改革问题也日黄保宏胡明汪建飞郭亮论文摘要: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高校课程改革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改革;趋势;存在问题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学科

2、高度分化,出现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传统课程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素质和规格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高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教在继全方位体制改革和大范围布局结构调整后,教改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课程处于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直接制约着高教质量的高低,是高校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只有加快高校课程改革,才能使高校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1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基本上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高教模式,虽几经调整、改造,仍不尽如人意。课程改革只有通过长期改革

3、才能使课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且随时代步伐不断变革与发展,不断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各高校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开始整体融合。课程设置受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制约。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始终对课程设置交替产生影响。当前,在课程设置价值取向上,一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一元选择,充分的考虑课程总体功能,追求学生、社会和学科间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其总体价值的融合。主要体现为核心课程、融合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和经验本位课程等各类课程优化组织,使之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第

4、二,优化整合课程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高校课程始终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课程编排上采用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多高校普遍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并开设跨学科、跨年级和跨系别的选修课程。第三,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更新具有鲜明的现代化本质内涵:1)课程内容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量急剧增加,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改变单向的思维方式,走向多元化,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2)课程

5、内容国际化。随着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教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在课程的选择上,尤其注重对基础学科、相对比较薄弱的新兴学科等国外文化、社会知识的介绍;3)课程内容时代性。由于人类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在课程编制中要及时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理论与实例,汲取现在科技的最新成果。2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2.1混淆了“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历来都是高教关注焦点。所谓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而通才教育则是强调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高等教育是具有培养人的公益性和

6、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风行高校的过程中,出现了把通才教育当作通识教育的不良倾向,导致职业至上主义盛行,人人只关心个人以后的职业和前途,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而缺乏共同的责任感,致使高等教育逐渐职业化并进而沦为一种职业教育。高校几乎成为职业培训的基地和场所,失去了它形成“全人”并繁荣学术、引导社会的功能。2.2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关系不协调高等教育包括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以往我国太注重专业教育学习,课程口径小,设置严格,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以后在“淡化专业,强化课程”背景下,部分高校逐步增大基础课的比例,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课程只

7、是浮于形势,而难以深入,有“量”的增加,却无“质”的提高。在学时数一定时,基础课的增加,必然使专业课学时数受到挤压,其结果是基础教育没搞好,专业教育反受到削弱。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是高教的核心。高校的教学和课程应围绕专业教育而进行,不能偏离专业教育的方向。2.3“科学”与“人文”学科失之偏颇“重科学轻人文”历来是我国高校“顽症”。为了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高校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人文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着力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加强人文教育已

8、成为高校的共识,不定期举行人文讲座,或是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人文科学的课程。这些还不能真正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但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