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ID:1054848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抑或是实践论,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无疑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因而,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结构和内在逻辑,也就尤显得必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块,实际上是一种本体论的结构模式。而列宁则很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认识论,毛泽东也主要是从认识论上对其进行阐述和发展的。近些年来,马克思的实践论思想得到彰显,人们又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

2、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都包含哪些内容呢?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宽阔视野和博大精深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单一的学说,而是一个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在内的哲学体系。它与哲学基本问题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提到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人们通常把第一方面关于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称作本体论问题,把第二方面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看作认识论问题。实际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还存在一个第三方面的问题,即存在同一于

3、思维。这个“存在同一于思维”是指实践过程中客观实在符合或趋同于人的意识,而非唯心主义的“存在即感知”。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的理念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就是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就是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识转变为符合人的意愿和需要的模样。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仅只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这三个方面所对应就是哲学的三个领域——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其问题也就是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成是由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

4、其逻辑体系的建构则可以从哲学基本问题人手,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三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上同时展开,从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及其内部关系概括为“一体三论”的模式。“一体”,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亦即形而上学。“三论”即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那么,“一体三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呢?    二、“一体三论”的逻辑结构    (一)“一体”与“三论”之间的关系  在“一体三论”的框架中,哲学基本问题是第一层次的问题,“三论”是第二层次的问题,各论中的

5、分支学科是第三层次的问题。如果用金字塔作比喻,哲学基本问题是这个金字塔的最顶层部分,“三论”是中间部分,“三论”的下线学科——各分支学科则是底层部分。“一体”与“三论”的关系,也就是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三个方面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联系在一起。其联结点是三个问题和三个基本命题,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先的问题和存在先于思维的命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和思维同一于存在的命题,存在是否同一于思维和存在同一于思维的命题。  “一体”与“三论”的关系,从内容上看,一体是“神”,三论是“形

6、”;从结构上看,一体是“骨”,三论是“肉”。也就是说,两者是神与形和骨与肉的关系。    (二)“三论”之间的关系  1、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集中地表现在是本体论居先于认识论还是认识论居先于本体论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从学说的产生看,本体论要早于认识论,但从逻辑上看,认识论应先于本体论。首先,本体论对“存在”的追问最终都要涉及我们是如何认识“存在”或“是”这个问题,即认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所认识的对象和进行认识的主体,以及我们的认识方式是否正确、可靠。没有对怎样认

7、识的了解,就无法洞察和理解世界的本质或事物的终极原因。其次,本体论对“存在”的追问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涉及正确的认识从哪里来的问题,也就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个认识论问题。再次,本体论同认识论的关系不同于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是本体论视野中的关系,存在自然要先于意识。而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是一种学说与另一种学说的关系,是同一层次中两个单元的关系,而不是上下层次之间的关系。本体论以“存在”为追问对象,但其本身却是关于“存在”是什么的各种理论的框架,是观念的集合物。因而,它不能成为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

8、。也就是说,认识论要居先于本体论,并且是本体论的前提。2、本体论与实践论的关系  本体论是“追问”的学说,因而也是观念的学说。实践论的主题是如何改变世界,自然也可以说是行动的学说。本体论与实践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关于观念的学说与关于行动的学说之间的关系。因而,本体论也就成为实践论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实践论中,观念要先于行动,观念是先在因素,处于指导地位;观察和行动都是在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